9月27日,随着115千伏孔萨德变电站送电成功,中老铁路老挝段全线“通电”,即将迎来联调联试,冲刺通车。中老国际铁路,“一带一路”重要项目,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被誉“中老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2年来,在汉央企中铁武汉电气化局4000多名职工奋战在全线电气化工地上,其中在老挝境内的建设者中有100多位湖北人。从2019年11月起,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艰苦奋战,按照250公里高铁的标准完成了全线的电气化施工。施工中,还研发、创新出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等近百种装置、技术,将原本需要5年多才能完成的工程缩短了一半以上。国庆前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中老边境的建设工地采访。
新装备,隧道内大显身手中老铁路全长931公里,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小时,其中国内段玉溪-磨憨508公里,国外段磨丁-万象423公里。通车后,中国动车组将奔驰中老两国。动车,靠电驱动。电气化施工,简单来说就是为火车提供电能,同时建设沿线信号灯、路灯等电气系统。中老铁路途径地区约70%属于山区,线路施工以桥梁和隧道为主。跑遍国内的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机电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孔化蓉说,以往的施工中很少遇到这么多山。山多,隧道就多。中老铁路上,最长隧道超过17公里,架设接触线遇到难题。接触线,就是拉在铁路上方的输电线,它直接给动车供电。其铺架质量,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隧道内架接触线,需要安装吊柱、腕臂、承力臂。一根4米长的吊柱,重达150多公斤,大型设备无法在隧道内展开,只能人工安装。6位工人协同,下面的工人用滑轮吊起吊柱,上面的工人进行安装,费时耗力。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决心开发出一套智能装置。通过反复研究,该局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的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这台长约8米的作业平台,很灵活。在隧道内,它可以自动吊装、升降,轻松应对隧道内多种情况的电气化施工,安装一根吊柱只需10分钟,只有人工安装的1/6。
数字系统让工地分毫可视作为铁路运行的神经系统,铁路沿线需安装数百根电缆线。先放哪根、后放哪根,主要靠工人的经验。然而,问题来了——电缆线像麻花缠绕在一起,出了问题一时难以准确找出故障电缆。为此,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在此前开发调度指挥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BMI系统,将施工现场变成三维可视数字化模型,工人只需对号入座进行摆放,“减少了30%后续故障的返修率。”研发人员李逸群说。李逸群说,升级后的系统能够实现一次性10公里内施工环境三维立体可视化呈现。平台通过工人智能安全帽上的设备,远程指挥工人施工,还能对全线25个牵引变电站远程无死角监控等,沿线施工进、质量,调度指挥人人员一目了然。“进驻中老铁路两年来,通过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大幅度提高了建设效率。”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玉磨项目部经理冯玉华说。
通车了,带着家人来看看目前,老挝国内运营铁路仅3.5公里。中老铁路的建设,将大幅提升老挝铁路建设运营的水平,实现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快速连接。为了高质量建成中老铁路,高峰时期中铁武汉电气化局4000多人奋战在工地,其中在老挝境内最多时有1200多人,其中近一半中国人中有100多人是湖北人。作为最早一批抵达老挝的施工人员,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老挝境内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刘明已在老挝工作一年多,28岁的她来自湖北仙桃。这里医疗条件差、通信信号弱,且语言不通。去年4月老挝疫情爆发,“电话、消息不断,一天有时要工作17个小时。”刘明回忆说。刘明告诉记者,不少中国同胞为了中老铁路通车默默坚守——沙拉巴士施工区域交通闭塞,一周只能送一次水和食物。水不够时,施工人员就喝山上流下来的水。一些同事生病了,一直坚持着。今年4月,老挝疫情更加严重。不少工人的家人劝说他们回国,可是没有一个人选择调离。刘明说,在老挝中国商会和湖北商会的协调下,项目工作人员全部打了中国疫苗。随着项目的建设,建设者和这条铁路产生了感情,都希望早点通车。刘明说,她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中老铁路通车后,能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坐一次。建设期间,一位中方施工人员还与老挝一位女生产生感情,缔结了跨国姻缘,相约中老通车后一起坐火车回中国。(来源: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