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工业品价格指数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央行称。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因素有三:
“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人民银行表示。
央行进一步指出,对我国而言,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尤其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PPI同比上涨6.8%,涨幅较3月加快2.4个百分点,创2017年11月来新高。分析师普遍认为,二季度,PPI同比涨幅“连六破七”的概率较高。
不过,央行强调,对于PPI的阶段性上行,要历史、客观地看待。首先,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低基数”下 的“高读数”。
2020年,受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探影响,我国PPI有 7个月处于-2%下方,去年5月更是触及-3.7%的低点,因此今年 PPI走势受到较大的低基数的影响。
其次,央行指出,从历史来看,PPI指标本身波动就相对较大,过去二十年,我国月度PPI同比涨幅的均值约为1.2%,标准差则达到4.2个百分点。PPI波动较大在全球也是普遍现象。
此外,央行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阶段性供求“错位”的表现。若未来全球疫情能得到全面有效防控、新兴经济体生产供应能力恢复正常,则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可能放缓。 因此,总的看,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
至于国外通胀对于我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央行认为总体可控。一方面,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另一方面,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因此,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
“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央行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较3月回升0.5个百分点,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1.4%,降幅比上月扩大3.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中的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和1.3%,其中,飞机票、汽油价格分别上涨26.9%、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