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众人皆知。一直以来,我们都重点关注和防范人为引进和贸易携带造成生物入侵,并形成有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18部法律法规,但对自然入侵生物缺乏有效监管和应对措施。”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斌在提交的一件《重视我省边境自然入侵生物防控的建议》的提案中,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杨斌说,云南省与周边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依,边境线漫长,生物生长环境相似,发生有害生物自然入侵的可能性较高。从历史上看,对云南造成严重经济和生态损失的几次生物入侵都与自然侵入有密切关系。如:紫茎泽兰从缅甸、越南入侵云南,薇甘菊从缅甸入侵云南,稻飞虱由东南亚国家随气流迁飞入云南等,均是严重且典型的自然侵入例子。而且,自然入侵生物具有随机性强,传播蔓延速度快,防控困难,造成经济生态损失大,难以追责等特点,这使得人们对自然入侵生物缺乏有效监管和疏于防控。
杨斌在提案中呼吁,要重视边境生物自然入侵,加强边境自然入侵生物防控。“入侵生物之所以有生存空间,其重要原因是生态位空缺。如紫茎泽兰和薇甘菊往往优先侵入受人为干扰大,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的林窗和裸露地,并以此为根据地滋生蔓延。如果有丰富植被覆盖,入侵生物也难有生存空间,构建边境生态安全屏障是抵御边境生物自然入侵的有效手段。”杨斌建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边境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大面积植被破坏,一旦破坏及时修复,确保外来生物没有入侵的空间。
“生物入侵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危害,与发现不及时、控制不及时有密切关系。如紫茎泽兰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入侵我国,并没有引起重视,真正大规模防治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但是这时紫茎泽兰已经在我国扩展蔓延数百公里,造成极大的防治困难。同样,薇甘菊也是20世纪80年代就在我国采集到标本,直到本世纪初才引起重视,这时薇甘菊已经扩展蔓延数十万亩,防控难度极大。”杨斌建议,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预警监测体系,实现早发现,早控制,减少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通过边境自然侵入的有害生物,在境外已经有较大规模的危害发生。如果只注重国内防控,就会陷入‘入侵—防控—再入侵—再防控’的怪圈。”杨斌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防控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入侵生物信息通报机制和共享机制、防控技术合作研发机制、防控技术国际转移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等。
“人为引进和贸易携带外来有害生物,可以通过边境口岸阻止入侵,也可以通过立法追责造成生物入侵的自然人。但一个事实是,自然入侵生物难以通过管理减少入侵。”杨斌认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激励补偿机制,加强对自然入侵生物的防控。建议通过科普宣讲、技术培训等方式让国内外边民认识入侵生物的巨大危害,正确识别入侵生物,并形成发现报告奖励机制,控制补偿机制,实现群防群治,减少自然入侵生物的危害。
针对目前对入侵生物防控仍然以化学措施为主,缺乏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现状,提案建议,要针对云南入侵生物危害严重的特点,整合科技资源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加强入侵生物研究,并重点从入侵机制、预警监测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方面加强研究,为有效防控入侵生物提供科技支撑。(高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