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农村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于2021年9月9日在南宁成功召开。来自东盟国家农业部门、驻华使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广东、广西、云南等近20个省区市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代表近200人出席论坛。论坛以线下线上方式同步举行,围绕“农业合作30年,提质升级谋新篇”为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U Myo Thant Pe)、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STA.ROMANA, Jose Santiago L.)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是应邀在论坛作东盟农业合作典型经验交流的3个省区代表之一。受厅党组委托,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张穆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携手共启农业合作新征程”的主题发言。张穆在发言中推介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突出的区位优势,宣传了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成就,交流了云南与东盟开展农业合作的做法和经验,并对下一步深化和拓展与东盟的农业合作提出了倡议。
张穆在发言中表示,云南与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农业合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和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云南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中国云南与越南河内老街海防广宁五省市经济走廊合作会议等多双边合作机制和平台,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政策信息沟通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对接;云南省农业科研机构分别与东盟国家和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常态化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机制;农业农村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在云南召开了两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村长论坛;依托农业农村部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为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培训了5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云南与柬埔寨、老挝、缅甸三国合作建设了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与老挝合作完成了老挝琅勃拉邦、丰沙里、乌多姆赛等5省灭蝗工作;东盟国家地方兽医卫生部门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了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承办的“跨境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检测技术培训班”。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云南与东盟也积极推进双方在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上的合作,2020年,云南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46.52亿美元,约占云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的三分之二。据农业农村部直统数据显示,云南省对外农业投资企业达168家,企业数位居全国前列,对外农业投资集中在东盟7个国家,对外农业累计投资额为15.47亿美元。
张穆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将进一步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区位优势,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及生效后的重大机遇,加强与成员国,尤其是东盟各国在人员交流、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通过主题交流发言,围绕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等中心工作向东盟和国际社会讲述了云南农业发展故事,加强了云南与东盟各国的政策对话,加深了相互了解,携手共启了云南—东盟农业合作新征程,对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拟稿人:董金芳 审核人:胡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