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杨善洲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根据这次中心组学习安排,我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系列重要论述,总的感到,这些论述与我们党提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务必”“进京赶考”“新长征”等重大论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饱含了厚重历史感、鲜活时代感和庄严使命感,特别是总书记2015年1月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求,为新时期如何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提供了清晰的标尺,对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
这次主题教育还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杨善洲同志就是我省涌现出来的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学习宣传他的先进事迹。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好党员好干部的精神特质,与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要求高度契合。以杨善洲同志这样的身边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有助于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我刚来云南工作时,就去保山看望过杨善洲同志的家属,学习过他的先进事迹,每一次学习心灵都受到震撼、精神都得到洗礼。下面,我围绕“四有”要求作个简要发言。
心中有党:杨善洲“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认为,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对每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
心中有党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60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最根本的就在于他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毕生笃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且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实际行动。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党”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自觉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心中有党就是对党忠诚老实,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忠诚远比能力重要。一个人如果不忠诚,位置越高,危险就越大;本事越大,危害就越深。在所有忠诚中,对党绝对忠诚是最重要的。在职期间,杨善洲同志坚持“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被百姓亲切地叫作“草鞋书记”;退休之后,他拒绝搬至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植树造林,每月仅领取70元的生活补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不忘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事,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退休。”杨善洲一生获得过很多荣誉,他最喜欢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党”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当“两面人”、不耍“两面派”,在党信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中有党就是带领边疆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杨善洲从分到“一亩三分地”参加土改工作后,看到了共产党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决心和勇气,就开始相信共产党、紧跟共产党,从1952年入党到2010年去世,近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信共产主义,跟着党走、领着群众干,从来没有违背自己的入党誓言,从未迷失过信仰、动摇过信念、丧失过信心。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党”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政治鉴别力、政治免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各族群众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结合这次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等活动,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开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边疆民族地区越走越宽。
心中有民: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就不停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认为,心中有民,是无私的而不是有偿的。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党员干部永远是人民公仆的身份不能变。权力不是享受和炫耀的资本,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这是为官做人的本分。
心中有民就要“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利益无小事。杨善洲26岁起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起担任地委书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始终坚持“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大事小事不计其数。他对待家人很“抠”,但对老百姓用钱却很“散”,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1980年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听说杨善洲的事迹后感叹:“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进而吟出“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后来也成为杨善洲毕生的追求和座右铭。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民”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心中有民就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经常深入到群众中,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良好作风。杨善洲在担任地、县领导期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乡下跑,和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走遍了保山的山山水水,用实际行动贯彻和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杨善洲同志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始终把老百姓的事看成是头等大事,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民”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自觉增进群众感情,心贴心与群众认亲交友、平等沟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增厚与群众的感情。心中有民就要既会当“学生”也会当“先生”。当“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当“先生”,当“先生”也时刻不能忘记当“学生”。面对“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的困境,杨善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为此,他专门在保场乡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成功之后亲自推广试验,大幅度提升了水稻单产,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为“粮书记”。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民”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摒弃“官老爷”思想,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善于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提升群众,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心中有责:杨善洲“干革命就要干到脚直眼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认为,心中有责,是担当作为而不是碌碌无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员干部的忠诚之魂在于担当。
心中有责就要提升愿担当的政治自觉。“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担当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担当就是不忠诚,就是没有政德。杨善洲同志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比泰山还重,他带领干部群众努力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事业观。退休后,他继续为事业奋斗,到大亮山义务植树,22载辛勤耕耘,种下5.6万亩人工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别人劝他好好休息,他却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还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责”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把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激情,孜孜以求,从不懈怠,只要是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心中有责就要锻造敢担当的英雄气概。当干部理所当然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没有担当,何谈领导?当干部就不能太潇洒。杨善洲始终以强烈的“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担当精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在位时,他长期住在十几平方米的机关宿舍,下乡时经常头戴草帽、脚穿布鞋,步行几十里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指导群众搞好生产;退休后他上大亮山创办林场,没地方住,就带领大家用树枝、茅草搭窝棚;没有树苗和肥料,就自己到街上捡果核、拾畜粪。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荒山变成了绿洲。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责”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当官,在岗一分钟,战斗六十秒,甘于消耗自己,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中。越是困难大、矛盾多,越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心斗志,敢想过去不敢想的,敢做过去不敢做的,迎着困难上,对着问题改,越是艰险越向前。心中有责就要锤炼能担当的过硬本领。真担当需要真本事,没有本事的担当就是花架子。杨善洲注重实效,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不急功近利。他重视农业,注重抓好土、肥、水、种等基础工作;他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粮、畜、茶、林、果等多种经营;他关注民生,认真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困难。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责”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不断增强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勇于到艰苦基层、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摸爬滚打、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炼就“两把刷子”,使自己的能力素质跟上时代节拍、与岗位职责相匹配,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辨得清方向、想得出办法、扛得住压力、作得对决策,不断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
心中有戒:杨善洲“从没利用职权为家人办过一件私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要正确行使权力,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认为,心中有戒,是刚性底线而不是弹性高线。“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律己、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
心中有戒就要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当官发财两条道,既然选择了当官,就不要再想发财。杨善洲同志担任领导职务30多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底无私、襟怀宽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反面的典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戒”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锤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不为虚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经得起考验。
心中有戒就要强化为官用权的约束力,防止公器私用。权力是国家公器,公器就不能私用。杨善洲一生都做到了掌权为公、执政为民。他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他的3个女儿从未沾他的光吃过一顿饭、坐过一次公车、办过一件事。老家的房子漏雨了,没钱修补,他就寄了30元钱回去,让先买几个盆盆罐罐接一下漏下的雨水。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戒”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杜绝权力用偏,防止行为越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责任,自觉接受监督,有权不可任性,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心中有戒就要提高日常交往的辨别力,自觉净化朋友圈。领导干部交亲戚朋友,不光是个人私事。杨善洲的一位老相识从部队转业想请他给予关照,他不仅没有帮忙,还教育对方要服从组织安排,少考虑个人利益。他的一个孙子承包了林场茶地,因为受不了苦,中途退出违反了协议,也被他处罚了300元罚款。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心中有戒”的要求,就要像杨善洲那样,以简单应对复杂,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定力,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当面临亲情和原则相冲突时,坚持原则就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要自觉与怀有不良目的的人保持距离,做到门无杂宾,心无旁骛,绝不徇私情、谋私利、碰红线,绝不能贪图享乐甘于被“围猎”,绝不能搞“江湖义气”,绝不能拉山头、搞小圈子。
(本文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同志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9年第5次集中学习时的发言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