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市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坚持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引领,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市”为目标,抓项目、促改革、补短板、彰特色、惠民生,真正让文化热在基层、亮在基层、暖在民心。
抓牢一个引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等为重点,抓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发挥各级宣讲团、“火塘少数民族语宣讲小分队”“农民讲习所”作用,用“临沧话”“大实话”、少数民族语深入一线面对面开展宣讲,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用好用活各类媒体资源,发挥新媒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议》目标任务以及交通和沿边城镇带建设、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乡村文化旅游等开展主题宣传,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抓好两轮驱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改革要动力,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文教卫专项小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改革任务“回头看”,对标对表梳理改革成果,提出“十四五”改革举措。推动临沧文化传媒集团改革,发挥好“头雁”效应。推动文化馆、图书馆总分管制建设和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参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实施“百姓点单”服务模式,优化农家书屋内容供给,加强数字化建设,开辟新的阅读渠道。建好、管严、用活40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送欢乐·下基层”等为载体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文艺志愿服务。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开展“美丽临沧”摄影作品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歌曲征集活动,推出一批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发挥好脱贫攻坚纪实馆、村史室教育引导作用。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以项目为支撑,抓实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和申报,争取上级文化产业资金支持;开展临沧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培育打造竹编、土陶等文创产品品牌;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持续开展“寻找临沧最美丽村庄”活动,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加快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佤山凤城”旅游综合体、冰岛普洱茶古树圣山公园等建设,抓好2个4A级景区提升改造,打造一批最美“半山酒店”;以影视为主打,提升“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影响力,创作一批本土题材微电影;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向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抓实三项工程,抓实社会文明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总结推广耿马全国试点和临翔、沧源省级试点经验。制定《临沧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办好精神文明建设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评选发布“感动临沧年度人物”。持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探索推进文明口岸、边境文明集市、边境文明村镇创建。持续推进“道德模范”“云南好人”等评选推荐活动。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配备“8+N”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抓实媒体融合发展工程。打破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自成一体的运转体系,设置策划、采集、编辑、审核、发布以及传播效果跟踪的全媒体模式。整合“台网微端”,推动“大小屏互联互动”,加快“5G+4K+AI”智慧融媒建设,切实将融媒体中心建成“媒体+政务+服务+文化+党建”的信息枢纽。增强融媒体平台综合吸引力,把握群众多元诉求,及时有效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建立科学合规的激励机制,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薪酬考核标准。
抓实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把官方和民间、境内与境外、传统与现代、专业与业余结合起来,构建多管齐下、多方发力的“大外宣格局”。主动和中央、省级媒体平台对接,积极报送推荐优秀的融媒体产品。探索建立市级“学习强国”平台,通过国家平台把临沧最强声音传播出去。抓住大临铁路、玉临高速即将建成通车,临沧迎来第一次跨越的重要时间节点,主动对接更多市外、省外媒体平台和大企业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亚微节”“边交会”等节庆活动影响,提升临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搭建“临沧故事群众讲”的平台和渠道,将临沧故事、临沧经验、临沧精彩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