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后,作为教育界首家获得中国质量奖、云南省唯一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云师大附小”)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与磨憨中心小学签约共建。
9月27日,共建签约仪式在磨憨中心小学举行,根据《昆明市教体局推进托管磨憨镇教体事务工作方案》和相关工作要求,昆明市共有4所小学与磨憨共建,云师大附小是第一所与磨憨镇学校签约共建的学校。
学校来了昆明老师
磨憨中心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是云南边陲的乡镇小学,由1所中心校、3所完小组成,共有44个班级,教职工145人,在校学生1774人。此次和云师大附小共建的中心小学,共13个班级,教职工52人,在校生544人。
签约仪式结束后,云师大附小吴锦云、李文江两位教师结合新课标理念,分别带来了两节示范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圆的认识》。
语文教师吴锦云是第一次在教育帮扶中上示范课。前期,在学校和其他教师的帮助下,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多次预设,让教学方式能适应当地学生的需求。
学生表达不够自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给磨憨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吴锦云发现了一些问题。但随着慢慢引导,孩子们从用小手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到后来可以立起课本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她说:“这里的学生很纯朴,通过教学,我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的成长。”
数学老师李文江设计《圆的认识》这堂课的课件时融入了对当地学生的思考和预设,最终采用从生活入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当中遇到的圆形物体,并相互讨论。
“老师您辛苦了!国庆快乐!我想让您天天都来我们学校。”课后,吴锦云很惊喜地收到了一位学生绘制的贺卡。简单的贺卡上画着一条蓝色的鲸鱼,并写下了对老师的祝福和期盼。
同样,李文江也收到了学生们的拥抱。上完示范课后,他被一群学生围住,“老师能不能再给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老师,我能去昆明听你上课吗?”李文江有点感动,他说:“这里的孩子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再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课。”
令云师大附小教师印象深刻的还有磨憨中心小学教师们渴望的学习状态。示范课时,教室坐不下,他们就坐到了门外,认真记笔记,有的老师站在窗户外,听完了一整节课。
探索教育观念融合
此次签约之行,云师大附小派出了10人的帮扶共建团队,包括2名副校长(特级教师),3名教学、德育、师训主任和5名一线教师。
帮扶团队还与中心小学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对学校的现状和需求进行“望闻问切”,并将走进课堂,听课评课,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帮扶团队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磨憨。
云师大附小副校长戴丽慧认为,只有到了现场进行调研,亲眼看看学校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将秉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冒进、不好大喜功,因校制宜、逐步推进,把云师大附小的办学理念、成功经验更好地与磨憨中心小学融合,助推中心小学的内涵提升、办学品质提高。”
磨憨中心小学校长黄伟说,示范课上得有新意,让学校教师收获颇丰,特别对于年轻教师很有启发。昆明市教育体育局非常关心磨憨镇的教育发展,此次选派的都是昆明市最优质的学校进行教育帮扶,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接下来,两地学校将开展全方位的手牵手合作,通过置换老师、跟岗学习和师徒结对等方式,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共同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并托管磨憨镇,是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举措。
来源|昆明日报
审核|磨合办
声明|若有侵权请在下方留言,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