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COP15第二阶段会议
将于12月7日—12月19日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代表团和相关的工作团队
即将前往蒙特利尔
参加COP15第二阶段的相关会议
举办云南特色展、云南主题日
等一系列的活动
本次发布会都有哪些要点?跟随小布往下看
??
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果丰硕
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新的目标。2021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会议成果丰硕、社会反响强烈。大会通过了标志性成果《昆明宣言》,宣布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举办了生态文明论坛,发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全球生态》倡议。习近平主席在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昆明宣言》、“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奠定了政治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持,也为云南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1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 资料图
《昆明宣言》、“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冠以“昆明”二字,使云南昆明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温暖了世人,生动讲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引发了全球广泛共鸣,也引发了全世界对云南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工作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境内外媒体踊跃报道会议进展及相关议题,以多种形式讲述中国生物多样性故事,网民点赞中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线上线下氛围良好。
资料图
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云南借着会议的东风,进一步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制定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力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物多样性纳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和行动,美丽云南已经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七彩云南的标识更加凸显。全省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80%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持全国前列,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今年1-10月,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0.0%,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出境跨境断面全部达标,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资料图
云南积极筹备相关工作
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安排和要求,第二阶段会议要继续体现云南元素、昆明元素,继续发挥COP15原承办单位的作用,在完成国家执委办赋予的任务的基础上,COP15云南省筹备办紧盯有关重点任务,积极筹备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参会组团。组建了省政府代表团、昆明市政府代表团、展览展示和边会、自然与文化峰会、城市峰会等团组。所有出国人员派出单位严格按照“因事定人、人事相符”“务实、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选派人员,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任务时间,分期分批合理安排出访。建立会期前方工作机构,制定会议服务保障方案和《参会手册》,组织出国培训教育,目前,各团组参会组展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本次会议,受国家组委会邀请,除云南省外,还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及有关NGO组织等参加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有关活动。
二是筹备办好“自然与文化多样性峰会”和“城市峰会”。“自然与文化峰会”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及云南省和中国环境新闻协会共同主办,旨在认真思考自然的多样性价值,明确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联系,并就如何恢复和加强联系分享经验,以支持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城市峰会”由昆明市主办,主要围绕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和行动、城市发展规划与自然城市建设、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业与健康城市、加强生物多样性基础性研究、推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修复等8个议题设置分论坛,目的在于加强与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达到更高水平、达成更多共识、取得更多成果。
三是配合国家执委办规划并建设“中国角”。“中国角”面积约380平方米,云南将举办《云南生物多样性成就展》和“云南主题日活动”,进行一些小型云南民族歌舞和传统技艺表演等活动。
四是配合国家执委办做好大会开幕式设计。组织大会开幕式云南民族特色演出,生动展示云南多彩民族文化。
五是组织举办三场边会。即:“极小种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作”和“红河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成效”边会,通过边会形式充分展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六是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在国家执委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结合云南实际,利用电视广播、网站、报纸和户外广告牌等多形式、多手段大力开展宣传,充分展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和云南形象。
七是做好疫情防控及医疗卫生保障。参照国家新的“二十条”防疫政策和执委办第二阶段会议疫情防控手册,研究制定了云南省境外参会组展疫情防控方案,印发了云南出国参会防疫手册,并严格落实。
另外,云南还将参加中国—魁北克合作论坛主题推介会。中国—魁北克合作论坛由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公约》秘书处和魁北克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以此平台进一步介绍云南、宣传云南、推介云南,与各方寻求更多合作。
怒江大峡谷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COP15极大提升了昆明的
城市国际知名度、吸引力、影响力
大会第一阶段期间,昆明秀丽的城市风光、靓丽的城市形象、周密的服务保障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向世界展示了云南、昆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昆明的城市国际知名度、吸引力、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资料图 杨峥 摄
COP15推动昆明城市形象品质有了显著提升。COP15是继99世博会之后,在昆明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给昆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昆明以筹备和举办COP15为契机,切实负起主办城市的责任与担当,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办会。在大会筹备阶段,用了2年多的时间,在市容环境、市政设施、智慧城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把“春城”“花都”的美丽形象呈现给全世界。
在市容环境整治方面,昆明在主城区深入开展“四化”“四治”、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和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实施了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打造了15条美丽示范大街和33条花树街道,完成6.5万个窨井盖的病害排除和品质提升,拆除导流岛488个,对主城区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市民出行环境得到改善。
资料图 张彤 摄
在城市形象提升方面,昆明打造了100组主题鲜明、造型新颖的立体花坛,“花仙子”“绿孔雀”“彩蝴蝶”等成为了热门“网红打卡点”。新增城市绿地352公顷,完成21条林荫路建设,打造滇池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环草海绿道贯通,完成翠湖慢行跑道建设,深受市民欢迎。全面完成主城范围重要节点及道路的景观亮化工程,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多彩。
在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方面,昆明高标准建设了“扶荔宫”、宝丰半岛湿地等展览展示点向公众免费开放,充分展示了云南“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云南特有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经国家执委办与《公约》秘书处批准同意,“扶荔宫”、宝丰半岛湿地作为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点。
“扶荔宫” 黄兴能 雷桐苏 摄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昆明实施了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公交等28个重点项目,建设应用“智慧交管·昆明大脑”,在206条路段实现分时段“绿波”协调控制,日均行车速度、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分别提升7.1%、5.3%,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完成1.2万个5G基站建设。
COP15促进了昆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绿色既是昆明发展的底色,也是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昆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自COP15筹备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昆明的湖更清了,滇池治理成效显著,水质从劣Ⅴ好转为Ⅳ类,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昆明的天更蓝了,五年来,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始终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的前五位,今年以来,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昆明的山川更美了,深入开展“五采区”治理修复,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30年来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分别达到52.62%、6057万立方米。
昆明的生物更多样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并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完善保护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执法监管等,全力守护生物多样性安全。先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4662.5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19%。全市建立了20个自然保护地,约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超过90%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滇池金线鲃、银白鱼、富民枳等一批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又重获新生。
COP15提升了昆明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COP15给昆明带来的机遇和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为全面展示云南、昆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昆明提升国际知名度、吸引力、影响力,让世界了解昆明、让昆明走向世界,带来了重大机遇。
COP15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更加直观地了解昆明、认识了昆明,无处不在的“昆明元素”,以及昆明的开放包容、文明美丽、生态宜居,给出席大会的国内外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主席视频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发布《昆明宣言》,深刻塑造着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生物多样保护框架。一系列承载“昆明印记”的宣传片、歌舞、纪念章、文创产品,向世界传达了昆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发展之美,一个国际范儿的昆明、温暖包容的昆明、花香四季的昆明,让人心生向往。
特别是大会期间,人象和谐的温情故事,成为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生动写照和温暖记忆,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大会期间将举办“云南主题日活动”
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举办云南省展览展示有关活动。云南省展览展示有关活动全部在蒙特利尔国际会展中心一楼“中国角”内举行。中国角面积约380平米,活动开放时间为2022年12月7日—12月19日,与大会同期。云南的展览展示工作主要分为云南展和“云南主题日活动”。
云南展的全称是:发生亚洲象漫游故事的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实践与成果展(简称云南展)。展出时间是12月7日(大会开幕当天)和12月15日—12月19日(高级别会议期间),共计6天。
展出内容包括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采取的措施和举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取得的丰硕成果方面的内容。共展出图文展板17块、实物展品5个大类共计67件,生态保护类的英文专著2部,专题宣传片3部,编制了本次展览配套的展刊和光盘在云南展期间发放。
另外,根据国家执委办的安排,中国角内专门设立了50平方米的云南常设展区,不受各省区市轮展更替影响。时间从12月7日—12月19日一直开放展出。云南常设展区除展出云南展实物展品外,还有云南特色生物产品(永生花、普洱茶、云南咖啡等)展示;云南普洱茶艺表演;特色饮品品鉴;云南生物多样性邮册展示等内容。
云南咖啡 子涵 摄
根据大会秘书处和国家执委办的安排,2022年12月16日在“中国角”内举办“云南主题日活动”。届时将邀请联合国有关机构负责人、生态环境部领导、驻外使领馆、当地侨领、兄弟省区市领导和新闻媒体一起参观云南展、观看主题宣传片、欣赏云南民族歌手演出、品尝云南特色茶饮咖啡活动。
目前,云南展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实物展品、展刊等物料已经运抵蒙特利尔,搭建布展工作基本实施完毕,预计12月6日全部完工交付使用,12月7日大会开幕日准时面向参会代表开放。
“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
将在“中国角”展览展示区举办
“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拟定于加拿大时间2022年12月15日中午13:15—14:45在加拿大蒙特利尔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主会场“中国角”展览展示区。以线下会议形式举办,是“云南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会主题为“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边会目标是:紧扣《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主题,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向全球展示和分享云南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滇金丝猴和漾濞槭等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典型案例,推广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理念和策略,为有效遏制全球物种丧失速度、实现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提供参考方案。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的滇金丝猴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发出云南声音,展示云南形象
作为COP15原承办单位,云南期待利用好COP15第二阶段会议平台,充分展示云南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以及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亮点成效。通过积极争取,云南的展览所占的比例、内容和时间等方面都要优于其他省,而且其中有50平方米的地方供云南长期展出,大会开幕式那天是云南展,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也是云南展。同时,云南在蒙特利尔里租了8块户外广告进行宣传。另外,云南还安排了演员参与到开幕式、高级别会议、自然与文化峰会以及“中国角”里面的演出,展示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等。
云南高度期待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期待各方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更多成果、达成更多共识。期待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一同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作出云南贡献。
更多详细内容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看发布会实录
整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编辑:郭晨泽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