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磨丁特区编辑部从老挝磨丁国际海关获悉,1月8日单日进出关人数约为1600人,其中从磨丁口岸出境至中国约1000人,从磨丁口岸入境老挝约600人。物流方面,单日进出关车辆约为515辆,其中从磨丁口岸报关出境至中国278辆,入境至老挝237辆,报关货种以应季农产品及冷柜生鲜产品为主,恢复互通首日,磨丁口岸人流及物流均创下新高。
恢复通关首日,口岸现场氛围热烈,出入境办理整体运作顺畅,现场车辆及人员井然有序,排好队列等候办理手续,不少人在地标磨丁海关大楼金塔前打卡留影。
磨丁-磨憨口岸作为老挝面向中国、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此次全面恢复人员、货物的正常通关,将促进两国人员经贸往来和两国关系长序发展。其中,磨丁经济特区作为两国陆上通道的重要口岸城市,不仅肩负老挝对外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还承担着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外交流的窗口作用。
通关首日交出的成绩单背后,让人看到了老中经贸合作的丰富可能,也从侧面反映出磨丁作为枢纽的巨大优势,历经三年疫情大考,磨丁经济特区以涅槃之志,重新呈现发展的新活力。
【中国磨憨口岸恢复通关:老挝可以去了 中国也可以回来了】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实施,1月8日,磨憨口岸正式恢复通关。
上午十一时左右,口岸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人群——勐腊县第八批援外工作组全体工作人员。去年9月1日,第八批援外工作组56人闻令而动,放下迟疑与犹豫,带上勇气与信心奔赴老挝磨丁。3个月来,工作组积极与老方密切联系配合,主动推动老挝磨丁经济特区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守了境外疫情输入第一道防线,确保磨丁—磨憨口岸畅通。如今,他们光荣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另一边,阔别多少个日与夜,磨憨口岸业务大厅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准备出境的旅客们正在业务大厅内等候办理手续,一辆辆出境的车辆也正次序排队依次等候出境。
出境旅客 岩先生:“我们是做旅游的。现在口岸正式开关了,我们准备去老挝开展旅游线路踩点。三年时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入境通道也陆续有人员入关进入中国,大家纷纷在国门打卡留影。
入境旅客 陆先生:“这两年疫情,在国外太不容易了,回到国内太爽了,感觉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样,我们回来了,衷心感谢祖国。”
根据相关规定,1月8日起,人员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即可入境,无需隔离。
磨憨口岸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西南端,是我国通往老挝重要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及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中老、中泰等国家水果、农作物进出口的主要口岸之一。随着口岸的通关业务恢复,对边境经济贸易发展将显著改善。口岸的通关业务恢复,不仅将显著改善边境经济贸易发展,也大大满足了两国人民往来的衷心愿望!
老挝可以去了
中国也可以回来了
这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不久之后
坐上中老火车去老挝吃火锅
也不再遥远!!!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3个月货运量超220万吨
在磨憨铁路口岸,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列装载有重206.2吨、价值722.4万元的家电、布匹、动机管理控制器等货物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办理舱单及运输工具出境手续。按照“铁路快通”模式,出口货物提前在始发地海关办理完毕报关、查验手续,列车抵达磨憨铁路口岸后,即可快速完成验放通关。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3个月货运量超220万吨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13个月以来,昆明海关监管验放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223.17万吨,进出口货值达145.66亿元。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中老两国元首会晤重大外交成果,落实《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昆明海关严格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各项举措,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出台支持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的八条措施,积极实践“出口转关”“全国通关一体化”“铁路快通”等业务模式改革,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依托中老铁路快速发展,推动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使用,实现了进境水果全程铁路运输。
“为统筹做好口岸严密监管和高效通关,我们加强智能化科技监管设备投入使用,配备辐射探测门、感应式喷淋消毒、H986等智能监管设备,在通关环节实施立体式监管,实现精准查验和快速放行,有效维护国门安全。”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科长耿建强说。
海关与铁路、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协同发力,促进中老铁路跨境物流运能持续提升。
2022年12月单月,昆明海关监管验放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28.6万吨、货值6.16亿元,同比通车第一个月分别增长6.04倍、6.2倍。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我们公司经营的进出口商品种类实现了大幅增加,进出口目的地辐射能力也越来越强,公司的业务量同比增长了40%,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力。”西双版纳正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显舟说。
下一步,昆明海关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深化与老方海关国际合作,进一步密切中老经贸往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付冬琴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