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将于2024年9月7日至8日在昆明举办。
推动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云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聚焦云南“三大经济”,数家底,谈优势。今天推出第二篇,聚焦园区经济。
01
园区,是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窗口。承接产业转移,关键看园区。
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占全省不到1%的面积贡献了20%的地区生产总值、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50%的营业收入和利润、60%的税收、70%的工业增加值……这些数字说明了一个事实:园区经济已经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玉溪崛起绿色钢铁产业
园区经济呈现蓬勃活力,云南做对了四点:
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关键在于理顺权责与赋权。推动开发区理顺与所在地政府权责关系,80%以上的开发区制定并公布了权责清单。出台全省开发区和滇中新区赋权指导目录,全部开发区和滇中新区完成省级委托、下放的74项行政职权的选取承接。
园区运营坚持市场化,85%以上的开发区成立运营公司或与第三方签订运营协议,加快推进“管运分离”改革。
真金白银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安排省预算内投资15亿元、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60亿元,支持园区不断完善水、电、路、通信和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建设。
园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对企业吸引力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云南89个开发区共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278.7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77.3%……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云南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对园区重大项目“保姆式”服务的保障。
02
园区要发展,创新是核心。
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产业的简单搬迁和政策性合作,而是要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升级”。这同样离不开创新。
磨憨航拍图。人民网记者 符皓 摄
2022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创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磨憨由此成为昆明托管的“飞地”。
两年多来,昆明持续推动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2023年,昆明在磨憨实施了87个项目,2024年含续建项目在内,计划实施132个项目。今年5月8日昆明市出台的《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其将磨憨—磨丁合作区列为昆明“飞地园区”之一,通过构建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协作机制,明确了协作招商的昆明各地和磨憨之间的税收共享期限和比例,并对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共享。
系列创新机制的推出,助力磨憨成为兴业热土。
昆明托管磨憨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借助外力来加快落后地区发展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借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优势,推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与省内各类园区以及中老、中越、中缅大通道沿线合作协同发展,是云南加快构建影响辐射南亚东南亚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
03
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是要“接得稳、留得住、发展得好”,云南做得如何?
河口沿边产业园 图源:红河日报
接得稳,留得住——
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依托云南砚山产业园区、云南富宁产业园区,加快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今年上半年全州绿色铝产值占全省绿色铝产值的53.2%。再比如,立足沿边优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已累计引进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达65家,上半年签约生产加工项目19个。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曲靖产业园区、安宁产业园区、大理祥云经开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通过持续承接引进产业转移项目,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
云南立足产业集聚发展,引导转移产业企业及项目向园区集中,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聚集的园区加快发展、后劲十足。
发展得好——
隆基在云南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硅棒、硅片生产基地;今年5月份投产的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是全球首个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宇泽半导体继楚雄、文山后的昆明东川区20GW单晶硅拉棒项目今年上半年点火投产……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扩大在云南的布局。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一个个落地的新项目,孕育着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处处产业的新布局,积蓄着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蓬勃力量。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发展好园区经济,承接好产业转移,云南大有可为、大有可观。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设计:刘韬
部分资料来源于云南日报、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红河日报等
编辑:陈创业 戴菲 王熠 郭晨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