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希望。十年来,西双版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回信精神,牢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以实干实绩实效回应各族群众的新期待,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系列访谈节目《2025年,我们怎么干,“一把手”谈思路》,今天播发《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全州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专访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玉坎嫩》。
今年是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第十周年,也是“十四五”的收官和“十五五”的谋划之年。2025年,民族宗教部门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按照州委“务实创新攻坚”主题年行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今年作为民族工作总结创新年、宗教工作攻坚巩固年和干部作风转变提升年,加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玉坎嫩说:“今年将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持续擦亮民族团结金字招牌,发挥好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精心编制‘十五五’规划,办好示范区建设十年成就联展等系列宣传活动,展示民族团结辉煌成就;二是推动创建工作提效升级,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抓手作用,推动民族团结与党建工作、强边固防等相结合,推进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高质量做好第十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三是抓实项目促进共同富裕,发挥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服务‘’铸牢’作用,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确保到今年年底,如期完成22项巩固提升任务,持续推进第五轮‘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打造一批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的示范典型,高质量建设9个边境旅游示范村和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四是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化‘铸牢’意识教育,优化提升主题教育馆展陈内容,用好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西双版纳节点’,讲好‘五个共同’故事,实施新一轮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年行动计划,办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据介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去年被国家民委列入了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西双版纳节点”,是西双版纳州“铸牢”工作最生动的缩影。2025年,民族宗教部门将利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这一节点开展好相关工作。
玉坎嫩说:“我们将以馆为媒强宣教,围绕‘五个共同’,以‘铸牢’意识主题教育馆为载体,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政策法规学习月等,常态化地开展‘铸牢’意识的宣传教育。传承历史筑团结,深入挖掘西双版纳‘五个共同’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文博院馆探索建成体验感强的宣教点,打造边境一线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各族人民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西双版纳故事。弘扬文化促认同,实施好6个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的传承项目和2个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实施民族手工业品牌提升行动,抓好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以项目牵引助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
数十年来,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民族宗教部门还将着重持续深入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
玉坎嫩表示,将持续开展“石榴籽籽心连心”“民族团结进步同心营”等主题的各族青少年交流研学活动,总结提炼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试点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推动全州互嵌式社区建设提质扩面,发挥好曼听公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擦亮旅游促“三交”品牌,继续推出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线路,举办全州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打造“民族团结杯”等赛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记者:刁卓达 刘斌 张楠 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