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达74.05%,位居全省第一,动植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4和1/6。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禀赋,是西双版纳最宝贵的资源、最突出的优势和最靓丽的名片。系列访谈节目《2025年,我们怎么干,“一把手”谈思路》,今天播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西双版纳高质量发展——专访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 局长徐昕》。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那么如何把环境保护好、治理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好,是高质量发展基石牢不牢固的关键所在。
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昕说,今年,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部门将以“三大行动”攻坚突破,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精准治污”的攻坚行动,聚焦春夏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期,深化PM2.5与臭氧的协同治理,加快建立曼点水库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评估,同时准备在六月份完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优化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坚守环境质量的底线;二是开展“项目赋能”提质行动,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的申报为契机,以及美丽城市的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项目,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巩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为民行动,持续抓好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尽力解决群众“家门口”的环境问题,以整改的成效提升生态惠民的成色,真正实现“生态为民”。
2025年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对此,徐昕表示,今年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部门将从严守项目准入关、组团实施精准帮扶、优化审批流程三个方面,强化环评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
徐昕说:“第一是依法依规严守项目的准入关,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里提到的‘五个不批’的要求,优化审批的程序,建立集体的审查制度,完善自主验收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审批权的改革;第二是准备组团实施精准帮扶,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精准服务,主动衔接产业园区、发改、工信、水利、交通等部门,开展全过程的环评咨询服务,强化一线的帮扶;第三是继续优化审批流程,过程中有四个方面可以做优化。一是开展‘容缺受理+承诺制+后置条件’的审批,二是开展环评打捆的审批,三是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的‘二合一’的改革,四是实行技术评估与审查的同步,保障项目如期开工。”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是推进生态环境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自2022年以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部门坚持开展“助企纾困环保服务”,组建七支专业的环保服务团队,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防止企业出现重大的环境污染和违法违规行为。
徐昕表示,后续将继续秉持依法依规监管执法的思路,坚持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的路径,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行“正面清单”差异化管理。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投诉坚决查处。同时,将开展“送法入企和送法入民”活动,引导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实现执法服务的闭环管理,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记者:刁卓达、胡瑞丽、胡攀、马儒荟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