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治区档案馆、广西江滨医院和老挝国家档案局主编的《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广西江滨医院援外史料选编》一书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新书首发仪式。书中收录的许多资料为首次公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新书首发仪式剪彩
20世纪70年代,老挝正处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应老挝人民革命党请求,中共中央为老挝革命干部提供医疗保障,其中南宁的收治点就安排在广西江滨医院。1972年至1979年,该院专门成立援外病科、建设援外病区、配备优秀医护团队,共接收、医治了数百名老挝革命干部。
新书首发仪式会场
《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广西江滨医院援外史料选编》一书分为档案资料、图片资料、忆述资料和媒体报道四个部分,以丰富翔实的档案文献、图片资料和口述史料,再现了广西江滨医院医治照护老挝病员的历史。
《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广西江滨医院援外史料选编》封面,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广西是我们永远的朋友。”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候补委员、内政部副部长李翁·劳理致开幕词时表示,广西作为“六七”学校(20世纪60年代老挝反侵略战争时期,中国无偿援助老挝人民在广西南宁建设的一所老挝干部子弟学校)所在地,与老挝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在经贸、文化、农林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8年以来,老挝国家档案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签订合作备忘录,实现多次互访,共同推出了合作编研成果,为弘扬老中传统友谊贡献了档案力量。
参加新书首发仪式人员参观中老友谊史文献展
自治区档案馆副馆长蒋宏灵表示,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情谊深厚。这些珍贵史料不仅是医疗援助的真实记录,更是中老友谊的生动写照。此次新书出版是对中老友好历史的深情回望,对弘扬中老传统友谊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愿按照合作备忘录要求,继续与老挝国家档案局深化合作,共同推出更多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助力构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中老命运共同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一行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内务处开展档案业务交流
新书首发仪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中老友谊史文献展。在老挝活动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一行拜访了老挝内政部副部长李翁·劳理,与老挝国家档案局举行座谈交流,前往老挝琅勃拉邦省参观该省档案工作,并在琅勃拉邦市象龙村现场参观调研广西援建的人饮工程、学校、卫生等相关项目档案工作。双方就如何挖掘中老建交以来的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下一步深化档案合作,助力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来源|广西日报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