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荷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镇13公里,国土面积12.7平方公里,适宜种植橡胶,粮食等农作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帕沙村、关累村、布里村、坝荷村、龙井村、马迁村小组(上马迁和下马迁),有户籍户数516户,户籍人口1921人,其中农业人口1813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10人。农有耕地1404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01.
党建引领织密“基础网”
为深入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关累镇坝荷村委会党总支、各党支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行“阳光村务”建设,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2022年边境小康村建设资金30万元,投入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群“一站式”服务点,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发动、带头参与创建、带头化解矛盾、带头完成任务、带头参与自家房前屋后的花草栽种,带头引导群众主动配合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在党的引领下,各族群众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共建美好家园,形成了“事前群众当参谋、事中群众来监督、事后群众作评估”的模式,让村党组织真正成为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根基的“主心骨”。
02.
做强产业走好“致富路”
只有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才能为边境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坝荷村委会紧扣边境地区蔬菜、橡胶等绿色生态产业,确保传统产业稳中求进,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新发展模式提升主业价值,通过每年不定期为群众提供蔬菜、橡胶种植和管理技术培训,为产品提质增效发挥示范作用,实行“线上+线下”双销售,通过“党建+电商+农户”带富模式,推动农特产品特色化,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促农增产增收,让边民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利用民族团结示范村、澜沧江湄公河国门第一村等区位优势,依托竹编艺品、江鱼等特色产品,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开发固边主题旅游线路,融合旅游、文化元素衍生产业链,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村住宿游玩,真正体验“观三国美景、尝生态美食、听民风民俗”。
03.
幸福村庄画好“同心圆”
在国家惠民利民政策的引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坝荷村委会已实现了自然村100%通硬化路、行政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年度达标,卫生厕所普及率、行政村5G网络覆盖提前达标,19项指导性指标已达标14项。2020年至今先后组织实施了污水处理改造、道路建设、村内环境整治、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实践站建设等,预计投入项目资金2500万余元,合力打造环境优美、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是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现代化、建设好美丽家园的有力举措。”关累村坚持党建引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按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要求,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磁场”,带动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立足关累村基本情况,提出“全面启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提升”的思路,党员与群众“一对一”建设结对,及时帮助群众,回应群众疑问,增强边民团结发展意识。融合民族特色,改造提升房屋,修建村内道路。立足资源禀赋精准施策,提升改造环境,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建设小花园、小广场和小客栈;修建标准无害化水冲式公厕,新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垃圾清运等小型生活设施,提升村内“两污”处理能力。
04.
党建引领织密“基础网”
坝荷村作为抵边村,承担着镇守国门的重任,探索了“国门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抓边境治理,深化抓党建促强边固防、抓党建促社会治理,积极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理”的有效融合,制定实用管用的村规民约,以法治做保障,以自治促和谐,以众智谋共通,以德治建文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用好“红黑榜”,组织开展“最美村庄”评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强“三个离不开”教育,让文明新风吹遍边关村寨。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实现“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传”。
提出党建引领边疆基层治理“3+N”工作机制(“党员带头干,干部领着干,村民跟着干”)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村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干部队伍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密切联系群众带动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引领作用,是抓党建引领边疆基层治理的创新尝试。
党员带头干: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思想觉悟上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树立引领良好的社会治理榜样。党员划定社会治理网格化责任区,1名党员挂钩联系9户村民,压实党员政治责任。
干部领着干:村干部强化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凝心聚力抓好团结,统一共识,组织协调多方力量形成争创“国门社会治理第一村”平安示范村寨的浓厚氛围。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对村干部(含后备干部)开展平安村寨创建相关专题(法治常识、数字化智能设备使用、管理理念)的业务培训,增强落实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素质。
村民跟着干:综合运用多种途径激发村民强大的自我参与和自主能动力量,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一是通过发放边民补助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守边固边、平安村寨示范创建工作中来。二是坚持村民自治原则,贴近生活实际,结合(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体现村民意愿,反映心声愿望,使村规民约逐渐树立威信、深入人心,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
来源:
云南普法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编辑:朱 淋(实习)
审核:龙 斯、赶 四、李非洲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