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沧源县班老乡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用好生动教材 建设幸福村寨
班老抵边红色精品小镇。
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勐弄村是个边境村,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走进村寨,只见道路干净整洁,修葺一新的活动室热热闹闹,倚坡而建的养殖观光水域波光粼粼,初春暖阳下的村寨展现出独特的边关风情。
“最近,来村子里观摩学习、旅游打卡的人络绎不绝,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参与村庄建设。”班搞村党总支书记王强话里透着自豪。
边疆美、边民富、边防固。勐弄的幸福故事,起笔于兴边富民行动,是班老乡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聚力边疆美 描绘生态宜居新图景
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危房改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项目,班老乡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村组路网通达、网络通畅,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生活在这里,我感到很幸福。”下班老村永桑村村民肖成说,现在村民走上了干净路、喝上了放心水、用上了稳定电,看不到污水横流、人畜混居,村子鸟语花香。随着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边境村寨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村民自治意识明显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近年来,班老乡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乡边境村寨全部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率、电网供电可靠率、5G网络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卫生户厕覆盖率均达100%,一幅边疆美、边民富、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在南滚河畔徐徐铺展。
聚力边民富 实现宜居宜业新提升
走进上班老村临沧坚果产业示范基地,农户们正忙碌着。“我家种了10多亩坚果,去年青皮果销售收入9.6万元,还获得了2400元合作社分红。”上班老村村民白建军说,通过提质增效项目,班老乡临沧坚果增产35%以上、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近年来,班老乡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打造以辣椒、鲜食玉米、百香果、坚果为主的“小、精、全”特色产业链条,同时加强橡胶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现在热区各项特色产业红红火火,群众的房子盖得漂漂亮亮。”上班老村农户王老大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近年来,班老乡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果巩固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构建“1+3+N”产业发展体系,引进6户农业企业,擦亮土特产的班老品牌,边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沿边村寨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走出兴边富民的发展新路。
聚力边防固 筑牢稳边固边新屏障
“要想生活过得好,边境线一定要守好。”帕浪村党总支书记李娟说,我们把相关规定写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守边护边。班老乡把“自然村长”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发挥边民主体作用,构建“村村是哨所、户户是堡垒、人人是哨兵”的群防群控格局。
以院坝会、火塘宣讲小分队、双语宣讲等形式,定期开展以案说法、释法明理等活动;以党政军警民工作联席会为载体,择机开展边境治安巡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等共建活动,实现信息、资源高效互联互通。
边境稳固,固在勠力同心。班老乡用好“班老回归”生动教材,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42.7公里边境线上,一个个村寨欣欣向荣。(隋鑫 李春林 罗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