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云南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6.45万吨、货值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8%、214.5%。随着关累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通关效率不断提升,外贸形势持续向好,进出口量值屡创新高,口岸经济迸发新活力。
“关累港口岸新增了4个泊位,集装箱码头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口岸基础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从船到口岸报关再到能提货最快只要3个小时左右。通关和整体物流快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降低了,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关累港也越来越热闹。”西双版纳易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焕东说。
关累港口岸位于云南省勐腊县西部的澜沧江与湄公河结合部,是经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是我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泰国)人文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枢纽。2024年12月关累港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水平和业务量都有了整体提升,实现了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与昆曼公路、中老铁路互为补充、高效衔接。关累港口岸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黄金水道”愈加繁忙。
“我们加速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推动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功能区、监管设施设备、智慧口岸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段准入’‘分类分流’等便利化措施,应用在途监管系统、智慧卡口验放、手持式辐射探测仪等智能化技术和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现在每天货船平均有四、五艘,比去年一季度翻了一番。”西双版纳海关驻关累办事处副主任董栋栋说。
目前关累港口岸正在大力推进综合码头及新边民互市场所(查验货场)建设项目,届时口岸将建有更多的泊位和更完善的配套设施,实现集装箱的节约化装卸作业,进一步提升口岸功能。西双版纳海关将以关累港口岸扩大开发为契机,持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跨境贸易迈上新台阶,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来源:西双版纳海关 董栋栋、李夕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