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筑牢粮食安全屏障,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率云南农业大学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团队,联合勐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勐捧镇下中良村举办旱地优质稻示范技术培训。

勐腊县副县长杨红彦主持培训,省、州、县农技骨干、乡镇代表及农户共90余人参加,共探山地稻种植发展新路径。
培训前,朱有勇院士一行深入勐捧镇下中良村示范田,实地查看旱地优质稻种植情况并亲自指导。现场观摩时,机手讲解播种机构造与原理,并进行种肥一体化推广演示。他指出旱地优质稻播种需满足“三干”条件,即“干土、干种、晴天”,只有这样稻种才能扎根稳固、出苗整齐。生动的讲解让复杂的技术要点变得通俗易懂,学员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力求掌握播种的关键要领。
室内培训会上,杨红彦强调:“此次培训是破解我县旱地稻种植难题的关键契机,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学深悟透,将技术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朱有勇从“为什么做、怎么做、有什么意义”三个维度,深刻阐述了旱地优质稻种植的重要性。他指出,旱地优质稻是云南粮食生产的新质生产力,不仅能解决山区群众“吃上自种大米”的口粮问题,其简化的栽培技术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成本投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随后,专家团队各展专长,带来了精彩的授课内容。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所长 文建成
旱地优质稻是云南农业的优质生产力,在勐腊县也非常适宜推广应用,尤其是勐腊县的冬早蔬菜非常多,在冬早蔬菜收了后,夏季种植(旱地优质稻)一个是轻简化、一个是减少灌溉用水,适合蔬菜和水稻的轮作模式。
此次培训意义非凡,既是一次技术赋能的知识盛宴,也是一场工作动员部署的冲锋号角,更是推动勐腊县旱地优质稻种植工作大步向前的行动推进会。参训人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学到的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迅速转化为田间实践,为勐腊县旱地优质稻增产增收、粮食安全保障贡献力量。
勐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石有平
今年是勐腊县推广旱地优质稻的第五年,预计今年全县推广总面积将达1.2万亩,我们将统一推行良种、良机、良制、良法、良田,“五良”统一,使项目区稻谷产量达到468万公斤。
来源:
勐腊县融媒体中心 王庆鹏、欧阳少晨
通讯员:勐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周莉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终审:斯斯龙、刘 婷
编辑:刘 航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