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边境之窗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磨憨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388800061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勐腊边境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勐腊边境之窗 > 勐腊边境之窗 > 全文

勐腊县:创新党组织挂包帮扶村寨模式 谱写村寨治理新篇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5/7/5 9:32:26    来源:西双版纳先锋号--云南网
分享到:
<%=mycom.ComName %>

位于勐腊县易武镇的曼乃村委会新山村小组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边境村寨。过去,这里因地理位置偏远、产业单一、基层治理薄弱等问题,长期面临集体经济收入低的困境。自开展重点村寨整治工作以来,新山村小组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组织强基、产业赋能、治理增效”组合拳,实现集体经济与基层治理“双提升”,昔日落后的边境瑶寨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党建领航固根基,凝聚发展新动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山村以“四个一”整顿措施为抓手,推进勐腊县政法单位党委(支部)与新山村小组党支部“结对铸魂”工程,创新构建“镇统筹主导、村协同推进、组精准落实”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实施“组织重塑计划”,梯次培养5名35岁以下后备干部,重点发展1名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定向培育1名致富带头人。创新“三维立体考评”机制,通过“述履职实绩、评党性纯度、测群众口碑”综合评估班子效能。深化“班户联建”治理实践,推行党员“三路长”责任包干制,配套动态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强边有我·请党放心”铸魂行动,通过“戍边党课”“护边先锋岗”等载体,打造边境党建示范标杆,让党旗在边境线上高高飘扬。


   产业赋能拓富路,培育特色新品牌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山村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依托1880亩生态茶园,实施“茶产业振兴行动”,通过开展生态种植管护培训,推动“小散弱”向标准化转型,今年以来,实现干毛茶产能9吨,综合产值突破135万元,较帮扶前同比提升5%。同时,深挖瑶族非遗基因,申报“瑶韵织染”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云岭瑶布”文创品牌,依托合作社建立“设计—生产—营销”一体化平台。开辟林下经济新赛道,申报“魔芋+中药材”复合种植示范工程,预计盘活闲置林地30亩,实现年产量3000公斤,收益6万元,形成“以短养长、多维增效”的生态产业化路径。通过构建“科技兴茶筑基、非遗文创赋能、林下经济拓维”的多元产业体系,突破单一产业依赖瓶颈。


 网格治理提质效,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在基层治理方面,创新构建“多网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整合党建领航、综治维稳、民生服务三大职能,划分8个全要素治理网格,推行“党政领导领衔包联—网格长统筹调度—专职网格员下沉落实”三级责任链条,建立“矛盾联调、风险联控、普法联宣”一体化响应机制,开展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20余轮次,推动村域“颜值”“气质”双提升;创新“网格化+民生保障”服务模式,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暖心敲门”行动,落实大病家庭“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惠民政策直达率达100%。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组建“一专三所”联合普法矩阵,开展“巡回以案释法讲堂”,发放法治读本1500余册,创新“指尖普法”载体,每日推送“法治云课堂”形成42期知识库,不断提升党员群众法治素养。

如今的新山村小组,党旗红、产业兴、边民富、村寨美,正以党建引领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书写着边境民族村寨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云南网

编辑:白歆 刘宇希

投稿邮箱:zwzzbxwb311@126.com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上一篇: 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在线发表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条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