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西双版纳从边陲“末梢”变成西南开放的前沿,成为“一带一路”新枢纽的重要节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位于景洪市的野象谷站货场内,一列列满载货品的集装箱整齐码放等待装车。
野象谷线路管理站站长 骆军:“每月装车量由去年12月份的580多车,增加到今年五月份的2400多车,发送量占到了中老铁路国内段的三分之一左右。”
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装车量最大的车站货场,野象谷站主要承运橡胶、大米、板材、白糖、铁矿石等货物。截至目前,野象谷站累计完成装卸车数10800多车,发送货物56万多吨。旺盛的货运需求,展现了中老铁路发展的蓬勃活力,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重要枢纽的区位优势也更加凸显。搭乘中老铁路这条“经济大动脉”,跨境、跨省物流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朝发夕至,有力激活了沿线经济,同时让众多企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景洪铁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仕兵:“以前我们的运输成本大概是每吨五、六百元,现在大概在三百元左右每吨。依托‘一带一路’的好政策,通过中老铁路把中国的好产品推向南亚、东南亚,然后把南亚、东南亚的好产品引进中国。”为充分释放沿边区位优势,西双版纳正集中力量加快实施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关累港口岸综合码头和勐腊(勐远)—关累港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与中老铁路有机衔接,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副局长 胡平杰:“西双版纳将围绕中老班列发展、枢纽建设布局、沿线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实现常态化、班列化运行,发挥好西双版纳州作为生动践行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者作用,服务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中老铁路开通以来,昆明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进出口总货运量超过70万吨。中老铁路运输网已辐射至老挝、泰国、新加坡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物流“黄金通道”的作用日益显现。未来,西双版纳州还将加快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利用好中老泰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大通道的场站资源、运力资源,及 RCEP 协议带来的外贸出口政策红利,增强对内集聚、对外辐射能力。
本台记者 胡攀 肖云高 报道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