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步伐,西双版纳州历届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守望相助,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立足新发展阶段,西双版纳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75年来,全州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195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16亿元,1972年突破1亿元,1989年突破10亿元,2006年突破100亿元,特别是2011—2022年,全州经济总量实现六次百亿元突破,2011年突破200亿元,2014年突破300亿元,2016年突破400亿元,2019年突破500亿元,2020年突破600亿元,2022年跨上700亿元台阶,百亿增加值增量时间缩短为2年。2023年全州经济总量跃升至778.27亿元,比1950年增长4863.2倍,年均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83.06亿元,比1950年增长1306.6倍,年均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83.96亿元,比1950年增长8.0万倍,年均增长15.0%;第三产业达411.25亿元,比1950年增长2.7万倍,年均增长12.4%。
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建国初期,西双版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很低,1950年仅为76元,1978年增长至347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均生产总值实现连续跨越,1988年突破千元,2006年突破万元,2012年突破2万元,2016年突破3万元,2019年突破4万元,2021年突破5万元,2023年人均生产总值跃升至58937元,比1950年增长774.5倍,实现了从不足百元到五万元的跨越,年均增长7.3%。
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增强了财政保障实力。195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62万元,1978年突破千万元,1993年突破亿元,2010年突破10亿元,2012年突破20亿元,2015年突破30亿元,2023年达到39.09亿元,比1950年增长6304.1倍,年均增长12.7%。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迅速扩张。1950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仅15万元,1973年突破千万元,1988年突破1亿元,2004年突破10亿元,2015年迈上1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160.64亿元,比1950年增长10.71万倍,年均增长17.2%。2023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方面的支出分别达到27.47亿元、28.53亿元和27.3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7.1%、17.8%和17.0%。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75年来,全州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支撑效应迅速提升,服务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建国初期,全州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产业层次低,整个经济以农耕为主、辅以简单的手工业的小农经济状态,195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88.9:1.5:9.6,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州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0.5:15.9:13.6,工业化程度依然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双版纳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发展旅游业,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2.2:10.5:57.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2009年全州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调整为22.6:23.8:53.6,全州经济结构呈现“三二一”模式。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州加快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文旅康养、橡胶产业、茶叶、现代农业四大重点产业链,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23年的23.5:23.6:52.9。以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旅游、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社会服务等各种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市场主体趋于多元化,全州加快推进了以所有制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改革,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2004年,全州民营经济增加值仅18.6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9%;2013年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为38.4%;2023年达到480.65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3.2%,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生产质效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耕作机械落后、农业规模较小等因素影响,194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0.15亿元。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1年和2012年分别突破十亿元、百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以“三农”工作为重心,全面贯彻落实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0.25亿元,比1978年增长177.6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2.2%。重点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6.70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50.14万吨,增长6.5倍,年均增长2.8%;甘蔗产量94.32万吨,增长1327.4倍,年均增长10.2%;茶叶种植面积143万亩,干毛茶产量6.65万吨,增长495倍,年均增长8.7%,是全国唯一的普洱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取得实效,已建成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橡胶种植面积451.27万亩,干胶产量33.73万吨,比1978年增长32.6倍,年均增长8.1%;水果种植面积87.28万亩,产量129.05万吨,比1978年增长328.8倍,年均增长13.8%;肉类总产量4.24万吨,比1990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6%;水产品产量9.18万吨,比1978年增长93.7倍,年均10.6%。
以粮、胶、茶、糖等传统产业和特色畜禽、水产渔业、果蔬、咖啡等产业为主的热区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国家大叶茶树种质资源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名单,地方企业获评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等称号。
工业主导地位增强。经过75年的建设,西双版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建国之初,全州工业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佛海茶厂具有现代工业性质,其他工业主要是手工作坊,1949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仅为11万元。改革开放后,全州工业建设步伐加快,相继建起了天然橡胶加工、电力、建材、制茶、制糖、食品、制药等工业项目,全州工业增加值分别于1990年、2006年突破1亿元、1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工业发展全面加快,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在清洁能源、战略资源、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推动工业由粗放向集约、由传统向先进、由高能耗向高价值的转变,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发电、精制茶加工、合成橡胶制造、制糖、采矿、建材加工、制药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80.81亿元,比1950年增长5.8万倍,按当年价计算年均增长16.2%。发电量达到56.17亿度,比1978年增长232.3倍,年均增长12.9%;精制茶产量2.82万吨,增长19.5倍,年均增长6.9%;糖产量47.95万吨,增长105倍,年均增长10.9%;水泥产量132.44万吨,增长629.7倍,年均增长15.4%;中成药产量149.29吨,比1987年增长3.0倍,年均增长4.0%;合成橡胶92.79万吨,比2015年增长42.6倍,年均增长60.3%。
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西双版纳经济发展呈现出以农业和工业发展为主的产业格局,服务业发展较为迟缓,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仅为0.30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主要生活服务需求明显扩大,服务业逐步兴起,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业蓬勃兴起,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1.2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8.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欣欣向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由1993年的0.6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38.30亿元;批发和零售业由1993年的1.4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82.0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由1993年的0.40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38.24亿元;房地产业由1993年的0.2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64.23亿元;以互联网服务、商务服务等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1.61亿元。金融存贷款余额逐年提升,1950年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仅6万元,1980年和2005年分别突破亿元、百亿元,2023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7.09亿元;1950年全州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0.2万元,1984年和2009年分别突破亿元、百亿元,2023年达到761.54亿元大关。接待旅游总人数由2000年的261.79万人次增加至2023年的6209.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由18.30亿元增加至976.11亿元。
三、“三驾马车”稳健运行
投资结构日趋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双版纳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发展缓慢,严重制约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到197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也仅0.44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扶持优惠政策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3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是1952的35.7万倍,年均增长19.7%。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州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房地产投资欣欣向荣,由1999年的0.1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45.44亿元,占全州固投比重由1.2%提高至31.3%。2023年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2.1:12.9:85.0,产业投资增长27.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1.0%,占比4.3%,为全州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增强了发展后劲。
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建国初期,西双版纳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邮电通信业网络规模小、技术落后,工作效率普遍较低。75年来,全州大举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328公里,比1953年增长55.4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截止2023年12月31日,已累计发送旅客715万人次,旅客到达672万人次,发送货物879万吨;开通国内外航线75条、通航59个城市,旅客年吞吐量上千万的西双版纳机场四期改扩建项目正加快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常年可通航500吨客货轮,港口、码头货运总吞吐能力140万吨。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0.42%,常住人口达133.30万人;乡村面貌和功能大幅改善,通水、通电、通讯、通网率均达100%,2023年,移动电话用户158.57万户,比2000年增长30.5倍;互联网宽带用户49.56万户,比2005年增长20.7倍。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99.57%,分别比1986年提高42.83和37.46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换挡升级。建国之初,西双版纳经济萧条,市场商品紧缺,商业、餐饮业网点稀少,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十分低下,消费品市场处于萌芽状态。1949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75万元,计划经济下居民消费水平受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环境有效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于1981年、1997年和2011年突破亿元、十亿元和百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消费市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流通市场日益繁荣、商贸业态迭代更新、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6.65亿元,比1949年增长4.1万倍,年均增长15.4%。新型消费业态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91.7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9.9%;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11亿元,同比增长42.4%。
进出口贸易创新高。建国初期,西双版纳州外贸、外资及口岸经济几乎空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西双版纳依托沿边区位优势,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谋划实施系列开放发展举措,先后获批7个国家级口岸和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拥有9条边境通道通往周边国家,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自治州。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3年的26.8万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76.76亿美元,增长2.9万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RCEP利好政策持续释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走深走实,外贸发展对西双版纳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全州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2年的14.03亿美元发展到2023年的76.76亿美元,年均增长16.7%,进出口规模排名全省第4;全州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1442万美元,成功引进来自香澳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36余家实力外资企业,在西双版纳州投资农业种植、房地产、能源、旅游开发等行业。“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新时代沿边开放论坛西双版纳州分论坛”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及东盟国家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为西双版纳及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民生福祉有效增进
75年来,西双版纳城乡居民实现了从饥寒走向温饱、从温饱走向小康、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正在向富裕生活迈进。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1952年户籍总人口22.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仅1.18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聚集,总人口数由1978年的63.84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85.36万人,非农业人口由1978年的7.86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26.52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提升城镇化质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常住人口由2010年的113.47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133.30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2.16%提升至2023年的50.42%。景洪市被列为绿美雨林城市省级试点、入选2023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勐腊县南腊河城区段获评全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1949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2元,1978年提高到162元,1995年超过千元,2015年超过万元。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万元,比1949年增长469倍,年均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908元,到2008年超过万元,2023年达到3.93万元,增长42.3倍,年均增长12.1%。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由1952年的378元增加至2023年的10.54万元,增长277.7倍,年均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52年的不足1元,1978年提高到24元,2023年达到4.81万元。
社保体系更加健全。积极响应党中央“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工作要求,基本建立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8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1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3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41万人;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8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13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1.44万人。全州备案养老机构18个,拥有床位157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84张。共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106个,床位710张。全年城市低保对象3765户、6027人,比2012年减少9340户、17564人,保障标准为728元/月,增加334元/月;农村低保对象7312户、16806人,比2012年减少15205户、68549人,保障标准为6100元/年,增加4375元/年。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全州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直过民族”基诺族实现整族脱贫,退出进度走在了全省前列。
五、科学教育成效显著
75年来,西双版纳坚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双版纳仅有34所小学,2958名在校学生,100余名教职工,教育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双减”政策逐步落实落地,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2023年,全州中小学校幼儿园共444所,其中普通高中18所,职业中学3所,初中34所,小学122所,幼儿园259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22.1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2.09万人,职业中学0.46万人,初中4.47万人,小学9.81万人,幼儿园3.7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95人。在职教职工人数1.66万人,增加1.6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到107.25%,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113.1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2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24%。
科技创新要素增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不断增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由2015年的2.88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6.44亿元,年均增长12.2%,投入强度由0.86提高到0.89。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科技创新主体持续增长,2023年,全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认定省星创天地企业10家、授牌8家。年末有效专利343件。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十亿元,达11.46亿元。
六、文体卫生事业扎实推进
75年来,西双版纳加快公共医疗卫生发展,持续改善人民医疗条件,推动公共体育、文化事业共建共享,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医疗服务日趋完善。建国初期,西双版纳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1949年,全州仅有4家卫生机构、20张床位,不足百名卫生技术人员。随着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23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7个,其中医院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卫生院3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33个,村卫生室2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211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68人,注册护士581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041张,每万人平均拥有病床数从2000年的39.44张提高至67.82张。卫生医疗水平大幅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人口死亡率从1952年的16.21‰下降到7.27‰。人均寿命由1952年的36.4岁提高至76.16岁,昔日的“瘴疠之区”正在变身为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相继建成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电视、广播等文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2023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博物馆3个、乡(镇)文化站36个,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26.35万册,总流通量26.18万人次。年末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为99.57%。文化软实力逐步提升,拥有各级非遗项目209项,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4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2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7名,非遗传习馆(所)、展示室、传习基地60个。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2023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4个、业余体育学校2所。目前,有体育场地5075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0平方米。体育基础设施城市社区街道“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100%,乡(镇)、行政村覆盖率100%,村民小组覆盖率95%,乡村基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10年以来,全州青少年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获得奖牌147枚,其中金牌41枚、银牌45枚、铜牌61枚。
七、绿色发展成果丰硕
西双版纳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3年末,已建成国家、州、县三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小区3个,总面积643.4万亩,森林覆盖率持续全省第一。首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野生亚洲象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70头增至300多头。完成两轮整改复耕22.3万亩,建设生态胶园102万亩、生态茶园86.2万亩、珍贵林木100万亩,成为全国种植珍贵用材林最大的地区之一。2017年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并荣获“中国2018美丽山水城市”称号。2019年荣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示范基地”称号。2023年勐海县被列为国家天保GEF项目示范区。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双版纳州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3815”发展战略目标,树牢“生态立州、产业富州、开放活州、人才兴州、文化润州、创新强州、和谐安州”的理念,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实践新篇章。
图片来源于西双版纳发布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