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方虹大使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睦邻友好周边行”采访,问答全文如下:
问题1:方虹大使您好!您是今年6月25日抵达万象开始履新的。来到老挝两个多月来,您对这里的印象如何?
我很高兴接受总台的采访。今年是中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版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老挝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在此重要时刻,我受命出任第十五任中国驻老挝大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老方对我履职也高度重视,在我抵达万象一周后,就安排我向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递交国书,多位老挝党政领导近期也先后接受我的到任拜会。
到任两个多月来,我同老挝党政和社会各界广泛接触交流,对老挝有了更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印象最深的就是老挝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情。中老同饮一江水,友谊源远流长。建交60多年来,中老关系经受住了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毛泽东、周恩来和凯山·丰威汉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情谊,为中老世代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挝奔舍那家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情感人至深,已经成为两国跨时代友好的又一段佳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军民积极支援老挝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200多位中国烈士长眠在老挝的三处中国烈士陵园。建议大家来老挝旅游时,有机会也去瞻仰祭奠这些革命前辈。进入新时期,中老友好历久弥坚,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中老关系堪称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典范。
对于老挝这个国家,我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提到老挝,很多人只知道这是一个社会主义邻国,跟中国合作建设了中老铁路,其他的了解都不多。可能还有人会说,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发展水平不高。实际上,它是一个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都被严重低估的国家。第一,老挝文化独具魅力。这里林木茂盛、山川秀丽,自然生态保护得很好。老挝历史悠久,寺庙庄严肃穆,建筑别具一格,民俗独具特色,丝绸、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精湛,尽显老挝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也买了不少自用和送朋友,很受欢迎。老挝社会氛围和谐,人民善良淳朴、热情好客。多个国际媒体把老挝评为2023年度全球最佳旅游胜地和最值得旅游目的地之一。借此机会,我也要给老挝做个广告,今年是老挝旅游年,欢迎大家多来老挝旅游,感受不一样的风情。
第二,老挝发展潜力巨大。老挝的国土面积同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差不多,但人口不到广西的五分之一,地广人稀,同时日照时间长、雨水充足,具备很好的农业开发条件。老挝矿产禀赋优越,共发现17种金属矿产和14种非金属矿产,其中金、铜、铁、钾盐、稀土等矿产储量可观。此外,老挝能源特别是水电开发前景巨大,湄公河水能蕴藏量60%在老挝境内,已开发1100万千瓦,还有3000万千瓦待开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潜力也很大,老挝正着力把自己打造成“东南亚蓄电池”。
同时,老挝政治和社会稳定,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坚强领导下,老挝人民不断克服困难挑战,加快推进革新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进。今年,老挝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场东亚合作系列会议,并将于下月举办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国际和地区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些都是老挝未来发展的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老挝投资兴业。我相信,老挝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问题2:今年是中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版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您认为,面对百年变局,中老关系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中老高度互信,关系特殊友好。老挝高度认同中方外交理念,是首个同我就构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双边政治共识的国家。2019年签署的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也是首份由双方最高领导人亲自签署的命运共同体合作文件。老挝还是首批同我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支持三大全球系列倡议的国家之一。这些第一,足见中老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前列。
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走得快,还走得稳,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这种高水平,一是体现在战略沟通更加紧密。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已经两次同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会晤,为双边关系发展举旗定向。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同通伦总书记、国家主席共同签署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的五年行动计划,以近7千字篇幅,提出了推进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生态五大领域40条合作举措,为新时期中老全面战略合作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中老还通过两党理论研讨会、干部培训等方式,持续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近期我向老挝党政和社会各界广泛介绍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老挝同志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学习借鉴中方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二是体现在务实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国连续多年是老挝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主要贸易伙伴。老挝80%以上农产品出口销往中国,33种农产品签署输华议定书。2023年中老贸易额达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创历史新高,老挝也成为同我国双边贸易增速最快的东盟国家。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老合作为两国人民和地区发展带来的众多实实在在的利益。特别是中老铁路,作为中老之间的连心路、双赢路、友谊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的梦想,在中老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构建起了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黄金通道”。你们已经体验了中老铁路,想必对它带给中老和地区国家的福祉有了切身体会。
三是体现在人文交流更加密切。特别是铁路通车后,旅客早上在昆明吃碗米线出发,下午就能到琅勃拉邦看王宫博物馆,傍晚就能到万象喝上老挝啤酒。铁路让两国人民间的距离更近了,可以说是亲上加亲。我在万象和琅勃拉邦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我有不少亲戚朋友已经来老挝旅游。两国青少年也越走越近。我们已经向老挝派遣了十二批青年志愿者,数百名中国学生在老挝留学。老挝年轻人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中国影视作品和中国明星广受欢迎,数千名老挝留学生在中国留学。学习中文在老挝已经成为潮流。在老挝国立大学,中文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很多老挝朋友跟我见面时都能说上一两句中文。甚至我在菜市场买菜时,几次遇到老挝青年朋友尝试跟我用中文交流,虽然说的还不熟练,但足以显示出他们对中文的喜爱。假以时日,这些年轻人将成为中老友好事业新的建设者、传承者。
中老命运共同体实践向世界证明,构建命运共同体不仅可能、可信、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只要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就一定能开拓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将同老方一道落实好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共识,携手构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中老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问题3:老挝是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同中国签署共建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您能否给我们列举一些中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给老挝带来了哪些机遇和变化?下步计划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水平?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中老始终走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列,取得了一系列丰富成果。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中老铁路。这已经成为在中老两国甚至地区国家都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随着铁路通车,老挝在全世界拥有铁路的149个国家中,人均铁路里程由最后1名迅速提升至第28名。截至目前,中老铁路全线已累计发送旅客超38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4300万吨,为老挝直接或间接创造了10万余个就业岗位,跨境班列开行一年多来已发送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余名旅客。老挝产品搭乘中老铁路加中欧班列,最快15天就能从万象抵达欧洲。
中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不只体现在中老铁路上。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持续取得突破性成果。例如,中老合作的万象市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给老挝带来了十多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创造近两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招商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助力老挝提升工业化水平。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结束了老挝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1小时就能从万象抵达万荣,比以往节省2.5小时。
在合作中,我们尤其注重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当地民众,建成了一批促进民心相通的民生项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2017年11月访老期间宣布的“援老八大工程”,主要针对老挝农村贫困地区,重点改善教育、卫生、供水、通电条件,全力提高老挝农村居住和发展条件。此外,我们还在老挝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农村扶贫设备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推广种植养殖、传统手工、旅游民宿等特色产业。铁路搬迁安居村、琅勃拉邦医院、玛霍索医院、皮瓦中学、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援助项目有力提升老挝教育和医疗水平,为促进老挝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两国的传统优势合作也还在持续得到加强。例如在农业领域,我国企业在老挝开展橡胶、西瓜、香蕉、木薯、烟叶等多种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贸易,还帮助老挝农民进行水稻育种和基因改良,助力提升老挝农业农技水平,切实提高老挝广大农民的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与老方一道,继续落实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以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为主轴,以中老铁路、电网等大项目合作为骨干,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更多“小而美”民生项目开花结果,为中老和地区国家人民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问题4:我们此次计划采访中方援建的玛霍索综合医院和中老合资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医疗卫生和电力是中老开展民生和发展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惠及周边国家的生动体现,您对此有何评价?
老挝医疗卫生长期以来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电力是老挝优势产业,关系着老挝未来发展前景。我们把这两个领域作为合作重点,正是着眼老挝民生改善和产业开发这两个重大课题,尽己所能助力老挝国家发展。正如你所说,这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惠及周边国家的生动体现。
援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对外援助中,建设规模和投资额最大、床位数最多的综合性医院项目,是造福老挝人民的重点工程。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1月访老时亲自为这个项目奠基。项目预计于今年内向老方正式移交。后续我们还将帮助老方培训医护人员,把玛霍索医院打造成老挝头号医学教学基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玛霍索”在老挝语里有“灵丹妙药”的意思,这也是我们对这个项目的美好期许,期待它成为让老挝民众远离疾病的“灵丹妙药”。
老挝蕴藏丰富的水电等清洁能源,近年来电站建设突飞猛进,已建成电站91座,总装机容量超1万兆瓦,年发电量可达536亿度。这些电站中,有16座是中资企业投资的,总装机容量占老挝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2%,源源不断地为老挝人民提供清洁电能。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老挝发电能力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缺少完整输电网络,导致调配能力不足,雨季弃水、旱季缺电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近40%的电能无法转化为有效产能,也就无法变成老百姓钱包里的真金白银。中老合作组建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我们希望借助中方的先进经验,提升老挝主干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维水平,向老挝和地区国家提供优质、高效的输电服务,帮助老挝把“蓄电池”变成“聚宝盆”。
问题5:老挝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对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您对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有哪些期待?
答:中国和东盟是守望相助的友好邻邦,风雨同舟的亲密伙伴,更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率先同东盟商谈建立自贸区,率先同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率先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也是率先公开表示愿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的国家。包括老挝等东盟同事都说,中国东盟关系在东盟同各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最富成果、最有实质内容。
2021年,习近平主席与通伦主席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蓝图,为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近年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丰硕成果,惠及双方20亿民众,有力促进了共同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就共建命运共同体同多数东盟国家分别达成重要共识,双方政治互信更加坚实。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也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双方正加紧商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有望年内实质性完成谈判。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老泰马跨境班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效应持续放大。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双方共同举办了近百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有力促进了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合作。
老挝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10月将主办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老挝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中老在东亚合作框架下始终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中方全力支持老挝当好主席国,全力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全力支持东盟团结和战略自主,全力支持老挝和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方愿与老方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共同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全力推进中国东盟、东亚合作合作议程,开好10月领导人系列会议,助力东盟共同体建设,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壮大地区新质生产力,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架构,维护东亚合作正确方向,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再次感谢你的采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