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动态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磨憨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赶摆招商13035985198普总
 
桥头堡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开发区动态 > 桥头堡建设 > 全文

中国援外:促进友好、共同发展——罗照辉署长接受凤凰卫视“两会”专访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5/3/14 13:37:15    来源: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分享到:
<%=mycom.ComName %>

中国援外:促进友好、共同发展

——罗照辉署长接受凤凰卫视“两会”专访

(2025年3月6日)


??2025年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罗照辉署长在出席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刘君竹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一、 问: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去年也成功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您觉得目前和下一步中非合作的重点是什么?今年也是中国对外援助75周年,您能否和我们介绍一下我国75年来对外援助政策的特点?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家对去年9月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记忆犹新。这是一次聚焦发展合作、深化友谊团结的盛会。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习近平主席发表开幕讲话,会见多国领导人,达成重要共识。

??当前,我们对非合作的重点就是四个字,“行动”、“落实”,把领导人共识落实转化为可视的具体成果。今年中方将召开中非部长级会议,来明确落实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1月份王毅外长访问非洲的重要目的也在于落实。实际上,我们已经取得早期收获。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中方三牵头单位之一,峰会前按照“一国一策”安排成果。会后我们立即开始落实。几个月来,我们与非方各国密切协调,围绕承诺的800亿元人民币各类援助,初步安排近200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农业、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减贫、教育等领域。我们承诺提供2.1亿元人民币的紧急粮食援助正在实施。我们为非洲各国培训6000多名各类人才。我们还成立了中国—非洲—联合国三方合作示范中心,设在埃塞俄比亚,重点聚焦支持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培训,取得积极进展。

??你刚才提到,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已成立25周年。25年来,我们对非发展援助合作有声有色,帮助非洲50多个国家建立了20多个农业示范中心,实施300多个农业合作项目,建设130多家诊所和医院、170多所各类学校、近40座体育场馆,培训16万名各类人才。

??对非合作是中国对外发展援助合作的一个缩影。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发展援助合作不开空头支票、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深受受援国欢迎。我们经常讲“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不会忘记非洲朋友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提供的重要支持,在涉台、人权、涉疆、涉港等所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对我们的一贯帮助,以及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三大全球倡议的支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我们和非洲国家共同发表了《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是世界上首次由一个大洲作为整体支持全球发展倡议。近来,埃及多次提出与我们合办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高级别会议。这都反映出中非之间的相互支持。

??我们还通过发展援助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朋友对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了解和借鉴,更推动了中非贸易、投资合作。

??你刚才还提到今年是新中国援外75周年。中国对外援助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起步。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决定的,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一个大国应尽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中国援外根本目的可用八个字来概括:促进友好、共同发展。具体来讲,首先是服务元首外交。这有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发展援助来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三大全球倡议。二是在元首外交实践中,我们与外方充分沟通,事先准备成果,事后推动落实。其次是配合国家对外战略。第三是配合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对外援助方式可分成四类,即成套项目合作、物资和技术援助、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人力资源培训。资金来源上主要有三类: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无息贷款。

??我还想强调的是,第一,我们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的范畴,是穷帮穷。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有限,我们要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以联合国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援助还有相当差距。我们也需要把自己建设得更好,才有条件对国际社会、对共同发展投入更多资源,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二,我们有专门的监督评估机制,来保证每一分钱花到实处。

??二、问:目前一些美欧国家改变了自己的对外援助政策,会不会对中国对外援助有所影响,还是说中国会一直秉持自己的原则?

??答:我想你指的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中,有关国家进行了一些重大政策调整。我们的确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和这些国家的政策调整。

??我们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一样,认为这种调整给受援方造成了困难和干扰,有违联合国框架下相关承诺和义务,不具建设性。逆势而动,不得人心。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某些国家之前的发展援助政策就是多么好的。这些国家过去的一些援助政策具有很强的干涉内政色彩,这也是其广受诟病的原因。这和我们的援外政策比起来,应该说优劣高下立判,所以我们将会继续坚持我们发展援助的方向。

??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三大全球倡议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倡议,对引领全球发展合作方向有普适意义。在这些重要理论和倡议引领下,中国始终秉承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大对全球发展资源投入的承诺不会变,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开空头支票的原则不会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发展伙伴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方向也不会变。我们呼吁北方国家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履行发展承诺,展现责任担当,摒弃零和博弈,与全球南方团结一道,共同努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共同努力。

??三、问:中国对世界提供了很多援助,包括向现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加沙地带,也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据悉,以色列本月2号拒绝了一切通往加沙的人道主义救援。中方之前通过其他的国家向加沙提供了一些救援,我们会不会再进一步加强加沙地区的支援?

??答:这个问题很好。以色列宣布停止对加沙地区提供援助通道的支持,这让各方,不仅是中国,对加沙地区的救援行动都受到负面影响。我们正在和相关方联系沟通,评估影响并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非常关注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第一时间提供了多批援助。2023年10月份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先后提供4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宣布在前期援助基础上,再提供5亿元人民币援助,支持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和战后重建。同时,我们还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提供了2500万元人民币的粮食、医疗物资援助。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根据当地形势发展和巴方需要,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缓解加沙人道危机、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

??四、问:现在的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其实对世界各国都有影响。上述全球发展格局变化是否会对中国对外援助有影响,或者说中国对外援助有没有新的会改变调整的地方?

??答:当然会有影响。中国对外援助重视对接受援方需求,不强加于人,所以要与时俱进。我们既要考虑国际大势的变化,又要与受援方沟通商量,这样才会受到欢迎。几年前世纪大疫的时候,中国率先提供大批疫苗和抗疫物资等医疗援助,后来又根据需要转入灾后重建。在灾后重建开始时,我们提供的是粮食,后来提供恢复生产需要的化肥等物资。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冲突、大国博弈、单边主义上升,小院高墙、毁群退约、关税战贸易战烽烟四起。但一些区域合作机制、全球南方力量欣欣向荣,人工智能、气变合作、全球治理前景可期。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三大全球倡议可谓谋势而动、顺势而为、一呼百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都取得显著成果,同时中国追求世界大同、共同发展。这正是中国倡议受欢迎、中国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过去我们对外援助的金字招牌主要是农业方面的,比如杂交水稻,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挨饿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第三世界条件相对落后,所以我们的青蒿素在非洲非常受欢迎。形势在变化。过去传统的援外品牌,我们要坚持,同时我们正致力于培育一些新的援助品牌。我们现在推广菌草援外,与绿色发展息息相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蓝色经济等,都是我们新的关注点。不久前,我署专门发布了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变援助的专题报告,来归纳总结这方面合作成果。

??除了培育新品牌以外,我们还更多地推进见效快、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今年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专门提到了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当然,我们还注重“授人以渔”,开展更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分享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等。此外,我们开展了更多三边多边合作,用好习近平主席宣布的40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这些都是我们面对形势变化做出的一些调整。

上一篇: 老挝公务员占全国人口2.18%,政府开支巨大,老党中央决议裁撤合并三部门
下一篇: 丁薛祥会见老挝外长通沙万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