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上,一列列“复兴号”与“澜沧号”飞驰而过,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也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而在这条“钢铁丝路”上,中方列车长韩家玲的名字,成为国际旅客心中“值得信赖”的代名词。她用真诚与专业,架起了中老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更让这条铁路成为“回家的路,就是最美的风景”的真实写照。
从春运到跨境游:用细节诠释“温馨春运”
韩家玲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派驻中老铁路老挝段的一名工作人员,现为中老铁路万象运营管理中心国际旅客列车的列车长。在刚过去春运期间,韩家玲和团队在万象站收到了一封来自越南旅客的感谢信——这是她们春运期间的第五封。信中写道:“语言不通的焦虑,被你们的耐心化解了。”
原来,一名越南旅客因首次乘坐中老铁路列车,担心坐过站而手足无措。老挝同事温雅发现后,用翻译软件安抚她,并安排乘务员到站提醒。这份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旅客在返程时专程送来感谢信。
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旅客,韩家玲发挥好老挝语和英语的优势,辅以翻译软件和肢体语言,形成中、老、英加其他的“3+N”语言服务法,努力让每位旅客的需求都能被“听懂”。
“很多首次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外国旅客不会填写出入境卡,我们就主动上前帮助他们翻译和填写。”韩家玲表示。在D87次列车上,她曾帮助无数名首次跨境出差的韩国旅客填写出入境卡、解答出入境流程,甚至协助订餐。事后,旅客用韩语写下:“你们的专业让我们对老挝之行充满信心。”
银发旅游团与“生命通道”:危急时刻的担当
随着2025年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免签政策的实施,中老铁路跨境游热度飙升。韩家玲值乘的D87/88次列车成为“银发族”跨境旅行的热门选择。
2月11日,她接待了一个43人的老年旅行团,成员来自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面对语言障碍和行动不便的旅客,她与同事增设多语言服务,并协调车站提供轮椅协助、医疗急救等保障。一位马来西亚华裔老人感慨:“坐火车看风景,还能享受贴心服务,这是飞机旅行无法比拟的体验。”
韩家玲想起发生在2023年4月的一幕,一名在老挝突发脑梗的76岁中国旅客需紧急回国救治,她与中老两国乘务团队协作,调整座位、协调车站开通绿色通道,最终仅用12分钟完成昆明南站的转运交接,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
这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接力”不仅展现了铁路应急服务的高效,更凸显了她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
服务标准化到个性化:打造跨境高铁的“中国名片”
韩家玲的服务理念,根植于中老铁路“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目标,更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她参与完善了列车的多语种标识系统,帮助外籍旅客取现、急救等实际需求。面对文化差异,她倡导“主动观察、主动询问、主动解决”的“三主动”工作法,及时为旅客排忧解难。
她的努力也带动了团队成长。作为中方列车长,她与老挝籍同事温雅、王玫瑰密切合作,将中国高铁的服务标准与老挝人文特色结合。在“澜沧号”列车上,她们用老挝国花“占芭花”装饰车厢,寓意两国友谊,同时保留中国高铁的高效与严谨。
到老挝三年多来,韩家玲见证了中老铁路从分段运行到国际直达的飞跃。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实现昆明与万象当日互达,跨境旅客量逐年攀升。截至2月22日,2025年春运期间,搭乘中老铁路经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出入境旅客超4.2万人次,同比增长49%。
对此,她感慨:“铁轨连接的是地理距离,而服务温暖的是人心。”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韩家玲依旧与老挝同事忙碌在车厢内,232米长的8节车厢,她日均行走数万步。从解答旅客疑问到协调突发状况,她的身影成为中老铁路上最安心的存在。
正如一位澳大利亚旅客在感谢信中写的:“这趟列车不仅带我们穿越山川,更让我们感受到超越国界的善意。”而韩家玲,正是这份善意的传递者与守护者。
韩家玲的故事是中老铁路“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的缩影。从日常的细致服务到危急时刻的果敢行动,她始终以“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为目标,用行动诠释“跨越国界的温暖,源于真诚用心的守护”。正如旅客所言:“回家的路,因她而成为最美的风景。”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永全原题:跨越国界的温情守护者——中老铁路万象运营管理中心国际旅客列车长韩家玲)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