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理好与政府和国会的关系
中国企业要在老挝顺利开展业务,需处理好公司与政府以及国会的关系。关心政府的换届和国会的选举,适时了解其政府的政治、经济政策走向,了解政府各部门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
2.妥善处理与当地中介组织的关系
老挝政府部门、执法部门和工商会、贸易促进会等社会中介组织都有一些公开承诺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差异和变化,要懂得和理解这一特点,既要学习和了解本本上的规矩,更要通过交流和接触,了解实际操作流程。
老挝当地设有各个行业的商会和协会。中国企业只有把商会当做自己的“娘家”并把它建设好,才能和当地的社会、市场形成和谐的互动;对中国企业来说,第一必须无条件加人,第二要在商会和协会中积极发挥作用。
3.密切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中老两国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如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实行改革(革新)开放的政策,同属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中面临一些相同的热点、难点问题,又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能相互理解,有许多共同语言。
当然,两国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老挝多数国民信仰佛教,两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以及发展层次、发展速度、思想观念上的差异等等。
中国企业人员应多倾听对方意见,沟通要有耐心。积极主动融人当地社会,积极创造和谐环境,处理事情才会变得容易,并能得到当地合作者与居民的尊重。
4.适应当地环境
要尽快适应当地环境,需要积极学习当地语言。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学习当地语言会相对容易。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可以增进更多交流、学习,消除误会,增进感情。因此,直接的语言交流是适应当地社会环境、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
5.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老挝比较注重环境保护,政府主管部门为总理府水资源和环境署,主要法律有《水和水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政府授权该署依法行政,对项目环评审核,可一票否决。
在投资项目中,企业对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其他环保影响要事先进行科学评估,在规划设计中选好解决方案。只有环境、生态问题解决好了,一个国家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企业应承担的责任。
6.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目前老挝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各级官员和广大老百姓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他们也很明白通过引进外资是改变落后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企业在老挝开展投资合作,既要努力发展业务,又要注意回报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事业与活动,多献爱心,以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营造和谐环境,实现长久发展。
7.懂得与媒体打交道
中国企业,尤其是商会,应懂得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在平等、信任、尊重、真诚、坦荡的原则下,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老挝主流媒体主要包括国家电视台、老挝通讯社、人民报及万象时报等,均为政府主管及主导的媒体,可以利用上述媒体舆论正面宣传公司的互利共赢经营活动,扩大公司在老挝的影响力,广泛传播信息和知识,进而将公司的经营活动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形成和谐的生存环境。
8.学会与执法人员打交道
警察、税务、海关、劳动及其他执法部门是维护老挝社会秩序的国家行政力量。对辖区内居民和外国人査验身份证件、询问相关事项及搜查某些地点,是老挝执法者的职责,中国企业相关人员要学会与这些执法者打交道,积极配合他们执行公务。
(1)普法教育。
中国企业要建立依法经商的管理制度,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风俗文化,让员工了解在老挝工作生活必备的法律常识和应对措施,做到知法守法,合理应对。
(2)携带证件。
中方人员出门或驾车,要随身携带身份证件、临时居住证、工作证及驾照等证件。
(3)配合查验。
遇有执法人员检查身份证件,中方人员要礼貌地出 示自己的证件,回答警察的问题;如果没有携带证件也不要惧怕,不要躲避,更不要逃跑,而要说明身份,或者给出联系电话,让公司派人联络。
(4)合理要求。
遇到执法人员搜査公司或住所,应要求其出示证件和搜查证明,并主动向中国驻老挺使馆报告。遇有证件或财物被执法人员 没收的情况发生,应要求执法人员保护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并出具没收证件或财物的清单作为证据,记下执法人员的警号和车号,交罚款时需向警 方索要罚款单据。
(5)理性应对。
遇有执法人员对中国人员或企业不公正待遇,中国企业人员不要与执法者正面冲突,更不能触犯法律,而是要理性应对,做到有礼、有利、有节,可通过正常渠道进行申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9.其他
尽量使用当地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相关工作,既增加当地就业岗位,赢得当地政府满意,又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如何管理好外方劳工,既是对中方管理层的考验,也是促进中老关系发展的需要,中国企业应需要认真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