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信息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磨憨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赶摆招商13035985198普总
 
周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周边信息 > 周边信息 > 全文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民政部副部长詹成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9/8 11:12:29    来源: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区
分享到:
  •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 陈越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彰显了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一是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党中央先后出台和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健全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构建了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村(社区)“一肩挑”比例达到95.6%和93.9%,比换届前提高了29.5个和30.2个百分点,党在基层的旗帜高高飘扬。

    二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成熟。赋予村(居)委员会特别法人资格,延长了村(居)委会任期年限,由3年调整为5年,基层民主由“四个民主”发展为“五个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成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鲜明时代特征。

    三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台。这些政策文件规格高、含金量足、可操作性强,体现了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筑牢了新时代国家基层治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四是为民服务更加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由82%提升到100%全覆盖、农村由31.8%提升到79.5%,分别增长18个和47.7个百分点。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不断增强,抽样调查群众满意度达到87.6%。

    五是地位作用更加突显。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开创了新时代党统一领导,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在脱贫攻坚中,有脱贫任务的农村社区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团结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全国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加强治理服务能力建设,助力960多万搬迁群众过上新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400多万城乡社区工作者在防控一线拼搏奉献,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阵地。

    六是队伍结构更加优化。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建立健全职业体系。村(居)委会主任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6.4%和82.6%,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成为新时代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底色,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的29位同志中有8位长期在村(社区)工作。

    回眸这十年,我国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基层基础很关键。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基层治理重要论述为指引,确保基层治理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保证基层治理始终行稳致远。我们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大程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我们坚定不移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筑实,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

    谢谢。

    2022-09-08 11:06:19

  • 北京青年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十年来,民政部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方面都取得了哪些进展?

    2022-09-08 11:05:52

  • 李保俊:

    这个问题我做一下补充。改革是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把有利于增强人民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求民政部门坚持改革创新,更好履行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完善制度机制的顶层设计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效。

    一是坚持制度引领,构筑起民政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修订慈善法等民政领域相关法律9件,国务院制定或修订民政领域行政法规7件,报请出台的中央文件13个、国务院文件19个,制定具有重要改革创新价值文件100多个,建立了7个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建立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8+1”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顶层设计;推进建立了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了加强行政区划工作管理、地名管理等法规制度,党领导新时代民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解决群众的关切。十年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先后部署推进了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打击养老服务领域诈骗、非法社会组织整治、行业社会商会乱收费治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殡葬业突出问题清理整治等十余个专项行动,点面结合、集中力量推动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针对普遍性、根源性、深层次矛盾,加快建立健全补短板、填空白、强监管的制度机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更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祉。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刚才詹部长介绍了婚俗改革方面的情况。十年来,我们还在社区治理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等领域部署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项目,全面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持续优化“互联网+民政服务”,指导地方深化民政“放管服”改革,探索实施低保审核确认权委托下放、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等改革创新,加强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民政管理服务水平,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得到实实在在便利和实惠。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更好履行新征程上民政工作的使命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2022-09-08 10:55:19

  • 詹成付:

    谢谢你的提问。婚姻改革、婚俗改革是近两年来全社会都很关注的话题,这个事情我在部里具体分管,我来作一点介绍。

    结婚是一件美好而幸福的事情。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婚俗领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还有较高的随礼,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成了群众沉重的负担。本来是喜事,添了堵,为社会所诟病。人民群众非常期盼我们对婚俗领域的这些不良现象进行改革,扭转社会风气。从2018年开始,民政部将婚俗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于2021年4月、9月分两批次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实验区。从目前来看,各地所做的实践工作有以下几点可圈可点。

    第一,治理高价彩礼等婚嫁陋习。有的实验区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加大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嫁陋习危害的宣传力度;有的是出台一些规章性制度;有的是用一些示范的方法,比如说举办集体婚礼,为群众提供服务;还有的是通过村规民约、市民公约来对高价彩礼进行规范。

    第二,倡导文明家风。很多实验区采取多种方式让好的家训、家风、家教传承开来,成为人人学习、遵守的一些好风气。

    第三,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我给大家通报一个数据,目前全国有75%以上的县级婚姻登记机关设立了婚姻辅导室,这样可以依托行政机关力量为婚姻家庭有关问题进行咨询、辅导,从而使家庭的夫妻关系更加和谐美满。

    目前来看,各个实验区开展的改革工作确有成效,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好评。最突出的是各个实验区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得到有力遏制。从民政工作角度看,婚姻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最近这两年我们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在七个省进行改革试点,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高度评价。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让更多群众受益。加强婚姻登记设施设备建设,特别是不断提高婚姻登记信息化水平,尽快把建国以来的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全部电子化,不断地扩大试点范围。我们会进一步加快进度,让婚姻登记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谢谢。

    2022-09-08 10:45:09

  • 人民网记者:

    近年来,民政部部署实施多项改革创新举措,比如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婚俗改革深受人民群众欢迎。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谢谢。

    2022-09-08 10:44:26

  • 詹成付:

    这个问题由我来向在座各位作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和慈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对社会组织和慈善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加强。这十年,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到去年年底,全国共建有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17.1万个。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纳入了社会组织的章程。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已经成为常态。

    二是社会组织和慈善工作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这十年,国家制定了慈善法、民法典、志愿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正在修订完善之中。国家及有关方面持续完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公益股权捐赠、社会组织的会费免税、捐赠票据使用等一系列政策。中央财政连续多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国务院明确规定在制定有关行政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这些都为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社会组织和慈善工作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这十年,729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和69699家地方性行业性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实行了“应脱尽脱”;我们培育发展了一大批老百姓直接参与的社区社会组织。互联网慈善蓬勃发展,通过互联网募捐的款项每年增长率均超过20%。

    四是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发挥的舞台越来越广阔。这十年,是社会组织发展最快的十年。目前,我们已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是90万个,这个数据如果进行比较的话,它是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组织的2万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数量的150倍。我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目前已经超过1万个。2020年,我国慈善捐赠额突破2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155%。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初步统计是9.2万多个,引导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社会组织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参与制定了2499项国家标准和364项国际标准;目前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占全国养老机构的44.7%,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十年来,社会组织和慈善工作发展取得的成就归根到底一句话,在于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相信这条道路也会越走越宽广。谢谢。

    2022-09-08 10:43:35

  • 中新社记者:

    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是有别于市场和政府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蓬勃发展,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2022-09-08 10:43:17

  •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 李保俊: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社会福利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完善老年人福利。推动老年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了省级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分别惠及3069.5万、447.9万和78.9万老年人,已有70.2万老年人享受综合补贴。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帮助他们安享晚年。

    二是深化拓展儿童福利。逐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养育孤儿16.9万人,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1288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77.9%和83.1%,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惠及残疾孤儿近22.3万人次,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助力8万多人次圆了大学梦。着力提升孤儿养育质量,制定实施《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拓展保障范围,将34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制度保障,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纳入关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共配备5.5万名儿童督导员、66.7万名儿童主任,常态化为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三是不断提升残疾人福利。推动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普遍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并实现“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截至目前,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1.2万困难残疾人和1532.2万重度残疾人。推动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开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和社区租赁服务试点。2012年-2021年,“福康工程”累计为中西部地区福利机构中的残疾人免费发放康复辅助器具14.3万件。加强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建设,累计安排69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或者社会化照护工作,增强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民政部门将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完善制度、强化服务、提升水平,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迈向共同富裕提供更为有力支撑。

    谢谢。

    2022-09-08 10:28:28

  • 詹成付:

    社会福利以及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下面,请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李保俊同志详细给大家介绍。

    2022-09-08 10:28:09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健全和完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体系关系民生福祉。请问,这些年民政部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2-09-08 10:27:48

  •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 刘喜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第一,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这个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低保和特困供养这两项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成熟定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相应问题,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急难社会救助为临时遇困人员排忧解难,可以说,城乡群众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都有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

    第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制度性保障。大家耳熟能详的低保制度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主体制度安排,目前低保在对象认定、收入核算、办理流程以及资金发放、动态管理等方面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也更加具有包容性,更有温度。比如将低保边缘家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增加了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等规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整合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成为与低保制度并行的一项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突出“救急解难”,重在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基本生活困难。2021年,全国共有4680多万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全年实施临时救助1198.6万人次。当然这些数字是动态的,每年都不一样。

    第三,社会救助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除了詹部长介绍的低保标准的这十年变化之外,我还想再补充一个数据,这十年各级财政累计支出基本生活救助资金2.04万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低保资金和其他救助资金都能及时足额发放。

    第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兜底作用。在脱贫攻坚期内,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供养,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9.6%。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继续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将277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低保或者特困供养,巩固了脱贫成果。

    第五,实现了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民政部基本建成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这个平台归集了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4%。同时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健全了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帮扶,使各项救助政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拓展应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创新优化救助服务,进一步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谢谢。

    2022-09-08 10:25:52

  • 詹成付:

    这个话题包括在座各位记者都很关心,全社会也很关心。今天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同志在这儿,这个问题请他回答。

    2022-09-08 10:25:30

  • 央广记者: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基本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

    2022-09-08 10:24:51

  • 寿小丽:

    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2-09-08 10:14:45

  • 民政部副部长 詹成付: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由我和我的几位同事来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工作十年的发展情况。

    大家知道,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十年奋斗不寻常,十年成就很辉煌,十年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助力了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年来,我们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这一体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

    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兜底一批”的任务,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兜底脱贫,同时我们不断健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低保扩围政策,对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有力有序衔接了乡村振兴战略。

    十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2021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集中和分散养育的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每人每月1288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77.9%和83.1%。

    十年来,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我们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每年惠及近两千万残疾人。

    十年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慈善捐赠已突破2000亿元,2012年-2021年发行福利彩票18600亿元,总共筹集彩票公益金5408亿元。

    第二,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助力了续写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十年来,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层民主渠道不断拓展,基层民主形式日益丰富,基层民主成效持续提升,在发展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我们持续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79.5%,400多万社区工作者在为民服务特别是近三年来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加强社会组织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如期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依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国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总量已达90万个,比2012年增长1.7倍。

    我们持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达73.7万人,比2012年增长近9倍;志愿者队伍超过129万支,注册志愿者已达两亿两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9%。

    第三,基本社会服务加快发展,助力了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十年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截至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36万个、床位812万多张,床位数是2012年的近两倍。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综合补贴等制度不断完善,惠及近3700万老年人。

    我们全面取消婚姻登记收费,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促进家庭和谐美满。

    我们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殡葬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制定出台《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地名管理条例》,统筹推进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向社会提供地名公共服务。

    回顾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十年民政领域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也展现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各级民政部门将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民政战线新的更大贡献!

    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022-09-08 10:09:59

  •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8场,我们邀请到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新时代民政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李保俊先生,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先生,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先生,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先生。

    下面,首先请詹成付先生作介绍。

    2022-09-08 10:01:28

  • 上一篇: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召开
    下一篇: 中老铁路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