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挝媒体报道,历经疫情多年沉寂,随着国际游客再度回归,老挝旅游业迎来强劲复苏:酒店重现客满盛况,餐馆纷纷恢复营业,社区也重拾往日生机,逐步摆脱疫情带来的发展困境。据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老挝接待游客已超230万人次。这一激增的游客量,为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长期举步维艰的酒店业注入 “强心剂”。从琅勃拉邦的精品酒店到万象的河畔餐厅,各类旅游相关企业积极行动,或重新开业、或调配员工,同时结合当下旅行者需求,重新规划服务与体验内容。老挝的旅游魅力也获得国际认可 ——《孤独星球》在2025年年度排名中,将老挝列为全球30个最佳旅游胜地的第四名。该指南着重强调了老挝旅游的两大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且交通便捷,尤其是铁路的开通极大提升了出行效率;二是旅游资源丰富,万荣、万象塔銮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城市琅勃拉邦等,均被列为必打卡景点。而除了这些外在优势,游客们表示,老挝的 “软实力” 更让他们心生向往:宁静的氛围、热情的人文款待以及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成为吸引他们多次回访的核心原因。在游客需求的推动下,老挝本地旅游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纷纷扩张规模以适配市场需求。琅勃拉邦某酒店助理经理沃内·维莱万(Vone Vilayvanh)表示:“今年游客数量虽未达顶峰,但已明显多于去年。不少客人因我们酒店的区位优势再次选择入住,还反馈说对我们的服务印象深刻。” 她认为,酒店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本土文化的坚守:“这里多数酒店的设计都贴合小镇的历史氛围,能让客人真正沉浸到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中。” 事实上,琅勃拉邦的众多酒店不仅提供舒适住宿,更着力打造 “历史与日常交融” 的环境,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小镇吸引游客、留下难忘记忆的关键。不过,即便复苏态势向好,挑战依然存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酒店经营者们意识到 “进步无止境”。为提升竞争力,行业内逐渐形成 “沉浸式体验” 风潮,老挝烹饪课、手工艺工作坊、文化导览游等特色项目纷纷涌现。沃内坦言:“单纯的游客数量增长无法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持续改进。目前,提升线上影响力是我们的核心目标之一。” 她透露,自家酒店暂未推出此类特色活动,但已纳入未来规划,力求通过丰富服务内容吸引更多游客。餐馆行业也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琅勃拉邦,河畔餐馆推出融合文化特色的品尝菜单,还举办老挝主题晚会,以此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与留存率。与此同时,游客们也用实际行动支持当地基层从业者 —— 购买Sai Oua(香肠)、Kai Pen(河苔)、自制辣椒酱等老挝特色产品,让街头小贩和手工艺人获得更多收入,实现 “游客满意、 locals受益” 的双赢。来自游客的反馈,更印证了老挝旅游业的复苏活力。35岁的瑞士游客杰克已是第二次到访万象,他认为相较于曼谷、河内等东南亚首都,万象的宁静氛围更具吸引力:“我太喜欢这里了,没有其他城市的喧闹。接下来我计划去万荣,朋友推荐我体验热气球项目。” 他还提到,老挝旅游性价比高,美食种类丰富,“舂木瓜是我的最爱,虽然有点辣,但完全能接受”。首次来访的游客同样对老挝青睐有加。来自罗马的意大利夫妇尼古拉斯和亚历山德拉,此前已游览过琅勃拉邦,此次计划在万象停留两周。他们表示,万象与意大利的生活环境差异显著:“在意大利,街上常有按喇叭、大声喧哗的情况,十分吵闹,和这里的宁静截然不同。如果有机会,我们肯定还会再来。” 不过,这对夫妇也提出了建议,希望老挝酒店能在花园景观、游泳池装饰等户外环境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居住体验。回顾 2024 年,老挝游客数量已突破500万人次,2025年预计将再创新高,无疑正走在旅游业可持续复苏的道路上。当前,老挝旅游业的核心挑战已转变为 “如何乘势而上”—— 既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更要大力推进数字化业务拓展,为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