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8月15日上午11:30
地??点:市政府西大院第六会议室
主持人:扬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崔道锋
发布人:
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德林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
扬州市医保局副局长??????????????李晓钟
苏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何胜虎
【扬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崔道锋】: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召开第17场疫情防控专题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德林、市医保局副局长李晓钟,苏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何胜虎出席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
广大市民朋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
一是新增病例情况。2021年8月14日0-24时,我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例(其中轻型3例,普通型15例);分别来自集中隔离点17人,居家隔离1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46例,出院4例。新增确诊病例相关情况将通过“健康扬州”“扬州发布”“扬帆”等微信公众号和App公布。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对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均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管控。
二是医疗救治工作情况。截至8月14日24时,共有251例确诊病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中轻型59例,普通型172例,重型16例,危重型4例。同时,有291例确诊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42例、普通型227例、重型10例、危重型12例。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疗中。
三是风险等级划定情况。2021年8月14日起,我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了调整: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津街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27个。
四、当日核酸检测情况。8月14日,我市对主城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筛查,共采样、检测119.86万人,截至8月14日24时,当日检出的阳性全部来自隔离人员,社区筛查未发现。
今天,我市继续对邗江区、广陵区、经济开发区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工作。请相关区域内的市民朋友按照所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通知指引,分时段有序到达指定地点开展核酸采样。检测时需要携带身份证(无身份证者请携带户口簿),戴口罩,并主动出示“苏康码”,接受体温检测,保持1米以上距离。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自觉维护检测秩序。
目前,扬州每日报告的确诊人数已从50多例下降至20例以下,确诊病例的发现主要集中在管控人群。但是疫情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能放松防疫措施,需要坚决贯彻找全密接人员的要求,做到应隔尽隔,社区内严格执行管控措施,并加强服务与保障,支持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此外,要持续加强集中隔离点风险管控,防止出现感染风险。
发布完毕,谢谢!
【扬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崔道锋】:
谢谢王主任!现在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疫情发生以来,特殊困难对象以及滞留扬州外地人员的生活情况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请问针对这两类群体,扬州是如何开展保障工作的?谢谢!
【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德林】: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疫情发生以来,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指导推动下,我们市民政局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政策,下面将救助政策推进落实的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在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等兜底保障对象救助政策落实上,我们在确保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的基础上,结合主城区疫情防控形势以及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工作需要,优化了主动发现机制,一方面依托主城区各地民政部门和街道、社区,每日通过走访、电话、微信等形式,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动态排查,及时了解困难群体身体健康情况和亟需解决的困难问题,并针对性实施救助。另一方面,依托主城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组织,重点关注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以及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和困难纾解情况,共同织密兜牢特殊群体社会保障网。建立了快速响应救助机制,一方面压实街道、社区属地救助责任,同时,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快速救助机制,邗江、广陵两地民政部门构建了区级民政应急救助服务专班,生态科技新城整合慈善力量链接救助资源等等。自疫情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已经完成特殊困难群体三轮次的全面排查,重病、重残等特殊对象,要求落实专人对接、每日一访。已经向主城区封控管理范围内的困难对象发放了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按每户300元的标准筹集米油肉蔬等生活物资,已陆续发放3636户,其余的物资正在紧急筹集中,近日全部发放到位。
在滞留扬州外地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方面,自8月2日我市启动服务保障工作机制以来,我们累计接到服务诉求6805个,市、区两级累计提供食宿安置330人、食品保障1487人、政策解答4988个;乡镇街道实施应急临时救助6244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92万元,发放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资31106件,折计18.1万元。我们建立了专人联络、隔日回访和实时济助三项关爱机制,保持与入住人员信息互通,及时关注身体健康状况,推动救助对象纳入属地街道、社区联防联控机制,定期开展回访关爱工作。目前,已完成入住人员电话回访全覆盖,并为滞扬外地人员送上爱心礼包285份。
简要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我想问一下,这一轮疫情的防控期间,扬州有关部门是如何解决好广大老百姓的就医、用药困难的?谢谢!
【市医保局副局长李晓钟】: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疫情发生以来,市医保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封控管理、参保群众就医用药不便的现实问题,及时调整优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一是保证医保资金供给。我们联合市财政部门,对市区定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和开设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资金预付制度,首批预付资金1亿元。我们还对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的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单列结算,并将诊疗方案中的药品、诊疗项目等,全部纳入甲类管理支付范围。通过上述举措,确保新冠肺炎患者和收治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治疗。
二是重点关注“特需”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我们将全面落实门诊慢性病“长处方”政策,取药量放宽至三个月,切实满足门诊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对门诊特殊病(以下简称“门特”)参保人员因定点医药机构停诊或封闭封控管理无法及时治疗的,我们出台政策,允许“门特”病人在非“门特”定点医药机构发生治疗本病的医疗费用,参照“门特”政策予以报销,一类“门特”定点医疗机构在实施封控管理期间,其一类“门特”参保人员纳入住院管理,享受住院报销待遇;对医保特药参保人员无法至市医保特药定点医药机构购买医保特药的,将由市医保特药定点零售药店实施配送,疫情防控结束后,由市医保特药定点零售药店对费用予以补结算,或由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予以手工零星报销。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因封闭封控管理而委托他人在定点医药机构,通过现金支付方式发生的医疗费用,疫情防控结束后,可凭有效凭证以及社保卡等实施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取。
三是大力推进“网上办”“线上办”等便民举措。我们积极鼓励并支持已开通“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为患有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参保人员提供规范、高效的线上医疗服务。参保人员产生的医疗费用,可通过线上支付渠道予以划卡结算。此外,我们还全面实施异地就医线上备案,参保人员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江苏医保云”App以及市社保中心网站等渠道进行备案。广大市民朋友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任何医保方面的问题或困难,都可以通过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各地医保中心(分中心)电话,我们将第一时间向您提供服务。
再次感谢媒体朋友和市民朋友,欢迎大家对医保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及时优化提升。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随着医疗救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首批病人已经康复出院。能否介绍一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治疗定点医院现在的准备情况如何?谢谢!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
8月13日,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苏北人民医院北区分院)作为扬州市新冠肺炎定点康复医院正式启用,当晚首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入住,进入康复期。围绕定点康复医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按时完成改造任务。8月8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将市第二人民医院腾空改建为我市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治疗定点医疗机构。接到指令后,医院于8月9日紧急腾空住院楼,妥善安置好原来在院治疗的233名患者。8月12日完成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医院现有7个病区,112个房间,306张病床。
二是完善制度细化流程。医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下设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后勤保障、督导检查等8个工作小组,制定《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工作手册》、感染防控、应急处置等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出入院、标本运送、医疗废物处理等流程。
三是科学调配医疗人员。抽调医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风湿科、中医科、麻醉科、老年科和康复科等多个专业的业务骨干共17人组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治疗医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人,分成两个诊疗组,为短期内较多住院患者做好准备。
四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开展入院、入区、标本转运、CT检查、医废转运等流程演练,确保流程清晰畅通无漏洞,提升处理能力。组织对全体医、护、药、技人员进行培训,着重强化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及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置流程学习,完成第一批进组的12名医生、16名护士及相关医技、后勤保障人员的考核。
目前,医院在针对患者病情、基础疾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呼吸康复训练计划、中医中药治疗方案,并进行了心理干预,首批治愈患者状态良好。谢谢!
【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记者】:疫情期间,很多市民的生活方式、求医问药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变化,对于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应当如何做好疫情期间的个人健康管理?
【苏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何胜虎】:
广大市民朋友,各位媒体朋友,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一下疫情期间,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做好科学的个人健康管理这个问题。
首先,要做好自我管理。要定时测血压、心率,有糖尿病的话还要定时测测血糖。如果有病情反复,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等,可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者麝香保心丸,3-5分钟可以再次含化,15分钟后仍然不缓解的话,要及时拨打“120”前往医院。如果症状不严重,也可以采用互联网医院方式就医。
第二,要坚持规律服药。不能随便停药,如果家里没有药了,千万不能自行减量或停药,一定要到医院或者互联网医院云门诊,或者正规药店及时购买。因为心血管病是慢性疾病,大多数人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如果病情稳定的话是不需要调整用药的。目前,根据政策规定,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取药量可以延长到3个月。
第三,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情不好情绪紧张,容易诱发心血管病急性发作。因此一定要放松心情,在确保做好自身防护、个人卫生的同时,正确地面对疫情,不需要过度地关注疫情,合理安排好生活。如果心情持续不好或始终不能缓解的话,可以通过心理热线咨询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四,要适当运动,不宜久坐。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例如每隔1-2小时伸伸腿,扭扭腰,转转头,或者去喝喝水,上个厕所,当然也可以打打太极拳、八段锦或者健身操等。
第五,要饮食清淡。尽量保证蔬菜水果杂粮,少盐少油,限酒,有利于控制好“三高”(血脂、血糖、血压)。
第六,要戒烟。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发作80-90%是吸烟引起的,因此戒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吸烟很多年了,现在戒烟恐怕来不及了,其实在任何时候戒烟都是有好处的。
最后一点,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时刻:
首先是早晨起床时,先要在床上适当活动活动四肢,然后再慢慢坐起来。
其次是上厕所时,避免用力过猛,尤其老年人排便不畅的话可通过药物等辅助排便。
第三是洗澡时,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别人帮助下洗澡。
最后是长时间久坐不动时,可以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因此要适当做些运动,不要长时间久坐不动。
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云门诊跟我联系咨询,疫情期间每天都开放。谢谢大家!
【扬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崔道锋】:
谢谢何主任!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媒体朋友如果有其它问题,会后可以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处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