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特区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磨憨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赶摆招商13035985198普总
 
招商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区特区 > 招商服务 > 全文

深圳文博会明日开幕!云南展区将精彩亮相!

作者:李悦春编辑:马正麟    发布日期:2021/9/22 10:49:33    来源:云南发布
分享到: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

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

将于9月23日至27日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届时

云南展区将精彩亮相

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为主题布展

充分展示云南以“文化+”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展现云南数字化

媒体融合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题成果


20210922105036_0558

普洱唱片茶 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供图



在云南展区中,云南省省重点文化企业携带金、木、土、石、布,含斑锡、新华村银器、剑川木雕、华宁陶、建水陶、玉石、奇石、彝族刺绣、傣族织锦等实体展品参展,并在展区周围以图文展板的方式,展示4家云南文化国企在“文化+”推动下的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云南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果和亮点,以及云南“文化+旅游”模式,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做出的创新及成就。


20210922105049_7120

建水紫陶 陈飞 摄


在“文化+”业态的引领下,云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和活力,以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借力“互联网+”新动能,拓展“文化+”新思维,立足云南资源,突出云南特色,发挥云南优势,推动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民族文化休闲娱乐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和民族民间工艺品业6大主导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网络动漫、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注重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端文化创新集聚区,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有效发挥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加速文化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把文化价值、文化创意充分嵌入关联产业研发、设计与营销等各环节,提高关联产业创新创意能力,增加产业文化附加值。


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全要素进入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形成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监管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障。


构建创新创意引领潮流、文化科技特色鲜明、文化产业充满活力的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高水平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0210922105105_5245

瓦猫香炉 曹璐 摄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

??


图片

一是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明显提高


2012年至2019年,全省特色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98.97亿元增加到784.32亿元(占GDP比重3.38%)。


20210922105121_8995

楚雄彝绣 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

二是一批优秀文化企业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骨干


云南报业传媒(集团)、云南出版集团、中国广电云南网络公司、云南广电传媒集团4户国有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2020年总资产为262.92亿元,营业收入96.64亿元,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一批优秀民营骨干文化企业蓬勃发展,骏宇文博、云南文化、恐龙谷、丽江文旅、金彩影业等在新三板挂牌。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民营文化企业为重要补充、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20210922105135_6338

大理特色商品销售店 张成 摄


图片

三是“金、木、土、石、布”彰显产业特色


出台了《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发展“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产业。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


20210922105148_9150

剑川木雕 曹璐 摄


图片

四是云南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集聚效应日趋增强


坚持以省级重大项目带动州市特色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滇中核心区、滇西北、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等文化产业圈建设。实现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歌舞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全方位“走出去”,云南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0210922105201_4932

普洱咖啡盲盒 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供图


图片

五是云南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政策支撑初步完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现有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健全了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监督管理体系,配套了相应政策办法,完善了“两效统一”的考核激励机制。出台了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认定管理办法,完善了科学考评机制,在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完善了各项政策措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政策支撑初具雏形。


撰文:李悦春编辑:马正麟


上一篇: 老中联合矿业万象实验检测中心正式接收送样检测
下一篇: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