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公布10个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典型案例。
通知指出,《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各地聚焦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配置,迅速行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实施,结合实际出实招、硬招、真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各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省教育厅遴选了10个改革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通知强调,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是一项持续性的重大改革。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借鉴改革典型案例中的经验和做法,把握改革着力点和发力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强力推进改革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各地各校在贯彻落实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请及时报送省教育厅。
本期推出云南省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典型案例之梁河县:
“县管校聘”改革缓解教师队伍“三化”问题
按照全省改革工作部署,梁河县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开创四个“第一”:在德宏州第一家启动和完成“县管校聘”工作;全县第一次有成批的教师从县城及周边条件较好、教师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流动到乡镇以下、山区、民族集聚地区条件较差、教师资源较为紧缺的地方工作(跨校竞聘到芒东中心学校教师就有19人);全县第一次举行程序严格的教师全员素养考试;以校为单位的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方案成为全县第一次通过率最高的表决(全县以乡为单位的18所中学和中心校,以校为单位的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方案的表决通过率达100%的有16所)。梁河县主要采取如下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进本次改革工作:
高位推进,坚持原则。县委书记给全县所有处级领导划红线:不得说情,不得干涉此项工作。由县长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长主持审核实施方案和教师调配细则。梁河县义务教育“县管校聘”实施方案修订25稿、教师调配细则修订34稿,并历经各级各类会议审议研究。
严格流程,挂图作战。明确工作日程,制发了包含22个步骤和关键时间节点的工作流程表。成立9个指导组对应9个乡镇,采取分组负责制,由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挂片负责,各组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整体统筹兼顾,全县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执行到底。
做法共享,问题共商。9个指导组每天及时梳理总结各学校工作中的好做法,然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交流,同时对各乡镇学校工作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困难进行汇总,召开了13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进行及时研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措施、对策。“立即办、马上办”的工作机制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回避不绕圈,直面问题,深入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与教师推心置腹讨论政策、交换意见,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及时提交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解决。
民主仲裁,致力公平。梁河县成立县校两级仲裁组,但因前期思想工作深入细致、扎实有效,没有一名教师到仲裁组正式投诉。全县教师表现出讲政治、顾大局、支持改革的格局,个别特殊问题,局党组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致力保障好教师切身利益。
梁河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三化”问题的缓解。一是在缓解教师队伍“老化”问题方面,将教师年龄作为均衡配置教师的重要指标,通过“县管校聘”改革调整教师年龄结构。二是在缓解教师队伍“固化”问题方面,跨乡校竞聘教师68人,乡内跨校点竞聘小学教师104人(辐射8所乡镇中心学校),县内教师轮岗交流65人,教师县域内流动共计237人,流动率达16.5%,有效促进了教师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打破了全县教师长期以来固定不变的局面。三是在教师队伍“僵化”问题方面,通过“动真格”“广宣传”,切实触动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来源:教师工作处
编辑:王世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