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挝媒体报道,一项由欧盟资助并发表在《新兴传染病》杂志上的新科学研究对老挝周边几个贸易地点和路边摊出售的动物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发现,超过 20% 的测试动物对人畜共患病呈阳性,这种传染病起源于动物并具有感染人类的能力。
钩端螺旋体会引起类似流感的症状,并且在较少见的情况下会引起一种称为威尔氏病的危险感染,它是该研究中发现的最常见的细菌,另外,它也引起老挝农村地区人民发烧的主要因素之一。
钩端螺旋体在松鼠中特别常见,松鼠在老挝经常以两三只一串的形式出售。据研究人员统计,在老挝购买三只松鼠的人有 80% 的机会接触到钩端螺旋体。
令人不安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老挝野生动物市场的疾病“无处不在”:在科学家研究野生动物贸易的 11 个地点中,有 10 个地点有一种或多种动物传播疾病。虽然猎人、动物供应商和野生动物消费者都有患病的风险,但这项研究发现,猎人或许是最有可能从他们捕获并杀死出售的动物身上感染疾病的人。
该研究的结果强调了结束野生动物贸易以保持健康和预防未来流行病的重要性。
老挝北部发现的蝙蝠冠状病毒或许与新冠病毒存在进化关系
据中国科技日报报道: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报告称,在老挝北部发现迄今为止和新冠病毒最为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可能与新冠病毒存在进化关系。这项研究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线索,也让科学家们更接近于确定新冠病毒的起源。相关研究于9月1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Research Square)。
而在该报道老挝语版的下方
高赞的网友评论道:
“完了,昨天我刚刚去拿了100只蝙蝠,
拿去丢又浪费,就拿来煮了吃,
挺好吃的....”
老挝野生动物贸易层出不穷
根据老挝媒体12月14日报道,近日,一名老挝网友在网络上发文表示,“有感兴趣金猫的,可以与我联系。”,并配上了已被杀害并经过火烤后的金猫的图片。据悉,食用野生动物在老挝十分常见,许多濒危的野生动物被搬到餐桌,出现在菜市中。
金猫(学名:Catopuma temminckii):是猫科、金猫属动物。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常绿阔叶林、混合常绿山地林和干燥落叶林,分布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国,并于201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Ⅰ级。
无独有偶,偷盗、走私濒危野生动物在老挝并不是个案。
根据2021年3月25日老挝《人民报》报道,甘蒙省森林检查局于3月24日向国立大学林学院移交了3头老虎的尸体用以科学研究。
据悉,被移交的3头老虎的尸体是在2018年1月12日查处的一起濒危动物走私案中被查获的,被查获时3头老虎均已死亡,内脏已全部被清出,总重量达434公斤。目前,案犯已被警方抓获并判罚。
然而,这样的野生动物走私案在老挝也并非个例。
根据老挝媒体ALL IN LAOS报道,2020年10月9日,老挝阿速坡省本诺县警方在当地举行了野生动物制品销毁仪式。
仪式主要是集中销毁近段时间内查获的生切熊掌4枚。
据介绍,4枚熊掌均缴获于当地百姓手中,预计价值在900万基普左右(约合人民币6200元)。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