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老挝总理潘坎·维帕万在第九届国会第三次常会中直言:由政府100%控股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只会给政府增添负担。
总理指出:目前老挝政府正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通过各个国企的报告,发现每年只有少部分国企是盈利的,其余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不难看出国家行政部门和国企职员弄虚作假趁机谋取私利。通常情况下,政府会依靠国有企业来支持,但相反,老挝的国有企业只会给国家创造债务。例如:根据报告,老挝进口燃油量为120万升/年,但从越南和泰国出口至老挝燃油的数据来看,则是190万升/年,这说明政府相关负责人联合燃油进口公司趁机谋取私利。
总理还说道,政府承认现在的情况是政府管理不当造成的,并且会不断改进,但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
如果一家由政府100%控股的国有企业的难以盈利原因在于过度补贴,那么这家企业存在任人唯亲的问题。 此外,还存在筹创虚假项目以筹集资金的现象,这是政府长期疏忽造成的。从经验教训上来看,如果一家公私合营的企业认为某个项目是盈利的,政府官员从招募工作人员开始就不会随意对待。相反,如果是政府100%控股的企业,虽然每年亏损但是职工却能够稳拿13个月的薪资以及其它高额政策补贴,而由此产生的债务却是由政府支付。因此,必须在落实两项国家议程的同时,尽快进行改革。
根据第九届国会第三次例会财政部的报告,
老挝的国有企业共有178家,在全国已注册的148824家企业中占比0.12%。在2020年,财政部对41家企业三年(2016-2018)通过KPI指标评估方式对这些企业进行财务能力进行评估,划分如下:
1). 29家政府100%控股的国有企业,经过评估这些企业效益差且有未知风险。
2). 5家政府控股50-7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过评估认为这些企业效益较好。
3). 7家政府控股49%以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过评估认为这些企业经营业绩好,但国有企业的支出仍需要审查和回顾,以确保长期的效益。
老挝国企结构改革指导方针与方向
1.国防政治战略目标企业包括生产维修企业、国家电力运输、基础交通运输、通信、资源管理分配企业、矿产开采与加工,各个获得土地特许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改革和建设,由政府100%持股。
2.至于不想做、没有能力做的,但是却需要完成政治战略目标的经济部门,将进行合资改革且由政府大部分持股。
3.实施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企业,包括宏观经济管理企业、推动增长的企业如:电力生产与安装企业、客运、合作发展银行、资金管理分配、机场、港口管理、水产养殖管理、林业管理、垃圾处理等企业由政府100%持股或以市场经济机制形式建立合资经济。
管理人员和职工结构调整
-
战略性企业董事长必须是公务员和党支书;
-
政府持股50%的企业董事长必须有选举权;
-
政府持股40%以下的企业董事长由股东大会选出。
老挝电力企业将保持政府100%持股,老挝航空公司、老挝农业发展与进出口企业、老挝燃油公司初步讨论将转为合资,政府持股50%以上;老挝大众电力生产企业维持现状并根据管理会决定进行全面调整。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