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特区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磨憨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388800061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区特区 > 政策法规 > 全文

关联灾害渲染恐慌 歪解政策搅乱认知——中国互联网联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3/16 9:53:46    来源:中央网信办--中央网信息网
分享到: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2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关联自然灾害渲染恐慌、歪曲解读医保社保等公共政策、编造公益慈善和招聘就业信息等方面,扰乱社会秩序,潜藏安全风险。

关联地震疫情,渲染焦虑情绪。2月初,土耳其强震牵动人心,造谣者利用人们对生命安全的担忧,编造“土耳其地震或致中国发生强震”等谣言,并将自然界一些现象与其关联,鼓吹“南京高速飞鸟聚集”“成都街头飞鸟撞树”等现象均是“地震前兆”,以制造恐慌气氛、加剧公众不安全感。“新冠痊愈标准是‘能憋气40秒’”等谣言则以并无科学依据的“伪科普”,放大公众对“新冠后遗症”的焦虑心理。更有甚者,一些人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涉地震和疫情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转发,扰乱视听、蒙蔽公众。

歪解公共政策,误导公众认知。一些谣言从公开发布的政策信息中摘取碎片,或移花接木,或断章取义,或歪曲解读,传递错误信息。近期,国家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后,有人将“失信修复”曲解为“征信修复”,混淆“失信”与“征信”概念,一字之差不仅达不到所谓“修复”的目的,还会给信息主体带来安全隐患,存在法律风险。此外,“今年4月1日起实施新交规”“杭州3月1号取消限行”“‘云南文旅局’通知游客延期前往云南”等不实信息流传,意图误导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编造虚假事件,侵蚀社会信任。一些造谣者自导自演,或以“假慈善”“假公益”吸引关注,或以摆拍卖惨博取同情,突破道德底线、造成恶劣影响。“慈善主播在四川凉山给老人发数千元现金”是表演炒作,“四川女子因30万彩礼相亲隔天就结婚”纯属杜撰,“安徽女子被前夫家暴事件”也是摆拍的闹剧。这样的“表演”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消费人们的善心,侵蚀社会的信任感。此外,“日薪两千招聘‘凶宅试睡员’”“浙江杭州法华寺月薪8万元招和尚”等谣言,则是不折不扣的骗局,误导求职者的同时,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要擦亮眼睛、理性判断,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家园。

上一篇: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公安部公
下一篇: 国新办举行《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会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