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18年以来,云南省财政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经费支持,完善制度体系,推动云南省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一、构建完善政策体系
省财政厅参与《云南省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修订工作,建立完善云南省科技揭榜制度,发榜方揭榜方良性互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成效明显,2022年云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居全国第二位。出台《云南省财政支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办法》《云南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提出知识产权工作财政激励、保障措施,夯实知识产权发展保护的制度基础。
二、加强项目经费保障
立足财政职能,指导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科学编制年度预算,持续加大知识产权领域资金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7.22亿元,2023年年初预算安排资金3.35亿元,支持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创新企业奖补等工作,引导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科技型企业创新成本,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省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商标有效注册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重要指标逐年上升,2022年全省专利授权量30314件,创历史新高。昆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批复建设并通过验收的地(市)级保护中心,德宏(翡翠珠宝)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申报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