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发展改革委向会议作云南省2023年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在2023年最后100多天,云南将如何发力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报告就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明确。
报告中介绍,我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攻关期、政策叠加机遇期、后发赶超奋斗期。下一步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力以赴挖潜力、增动能、调结构、上层次,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效。
抓好政策落实、项目投资、消费市场,是今年下半年的几项工作重点。报告提出,要推动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落实,确保各项助企惠民奖补资金及时兑付。坚持“三张清单”调度机制,推动长水机场改扩建、滇中引水、渝昆高铁云南段、桃源水库、富宁港、国道219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鼓励各州(市)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美食街区、特色市集。
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经营主体倍增行动,落实好各项新增减税降费、降成本政策措施,帮助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实施“六大行动”,始终保持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加快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布局。
民生保障事关千家万户。报告明确,要合理调整提高2023年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落实特殊困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技能劳动者工资水平。加快国家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开展“百县工程”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补齐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短板。深入实施守边固边工程,高质量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报告中表示,我省还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五城共建”,全年创建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意见,大力支持辐射中心126个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口岸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尽快制定印发口岸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力争年内新增绿化面积82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植树量1400万株以上。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开展全省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探索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有效衔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等一系列标志性战役,全力以赴推动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