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万象时报报道,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希望在2024年为全国至少39.2万名年轻人提供就业培训和安置。目标是让更多人找到工作,预计约有 15,000 人进入某些行业。此外,根据2021-2025年国家议程,约有1700人将参加符合国家技能标准的职业技能测试。这些数据是由老挝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劳动技能发展和就业司司长Anousone Khamsingsavath女士上周五公布的。
她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言,讨论一项旨在通过为回国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和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的联系来减少其脆弱性的计划。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将继续努力为城乡青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目标是解决目前355620名失业人员就业。Anousone 女士说,研讨会的目的是听取关于结束与国际劳工组织和日本设立的项目(国际劳工组织-日本伙伴关系项目)的报告,该项目旨在为因疫情返回老挝的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多年来,劳工部帮助返乡农民工、企业家和中小企业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这是通过鼓励人们参与通过有偿工作或个体经营产生收入的活动来实现的。国际劳工组织项目团队绘制了目标省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应情况,包括技能的需求和供应,并支持这些省份的技能发展。该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确定每个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并评估工人的可用性。
研讨会上提交的报告总结了项目活动的实施情况。该项目为就业安置和技能开发提供了设备,以帮助改善中央和地方层面围绕就业安置和技能开发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作人员还致力于加强就业安置服务,提高老挝工人以及在公共和私营部门各行各业工作的人员的技能。
从公开的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本科学历人数不到1亿人,研究生学历只有大约1千万人。
而小学和初中毕业的人数,高达8亿。
大学文凭,还是一件稀罕事。
但为什么在我们生活中,感觉人人都是大学生了呢?
这得得益于中国教育的进步。
从全国的人口数据看,大学生学历的人口不多,但在90后到00后,也就是现在的年轻就业人口数据看,那是真的是“多如狗,遍地走”。
90-95后,超过一半的人读过大学,专科人数比本科人数多。
95后到00后,也有超过一半的人读过大学,但是本科人数超过了专科人数,质量得到提升。
而00后之后的趋势,本科学历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研究生学历将成为区别大众的硬条件。
现在应聘工作,本科是基本的门槛,尤其是考公,没有本科学历,几乎注定与公务员无缘。
而一些高薪工作,像医疗、金融、高新科技行业,往往是研究生学历起步,而且在体制内晋升,学历也是硬门槛,学历高,升得快,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拼命地往学历上去卷,学历高一级,竞争人数就少一批。
你不想在学历上努力,你就得在招聘市场上努力。
2022年国内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450多万,有关机构预测,2023年将突破500万人。
当你怀疑研究生学历没用时,其他人趋之若鹜。
当然,也有聪明的学生另辟蹊径,国内考研竞争激烈,不少学生就将目光投向海外研究生申请。
欧美澳新学费的读研经费高,学生们就把目标转移到东南亚。
东南亚近两年呈上升趋势,主要有四个原因:
1)留学费用,相比较英美,的确更亲民。近年来工薪家庭留学生是选择东南亚留学的主要人群。
除新加坡留学费用较高,新加坡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学术要求高、申请难度较大外,东南亚的大学平均费用低廉、申请难度偏低,对于普通家庭的普通学生来说,经济和学术压力都不会太大。
比如老挝的清华北大——老挝国立大学的的留学成本就非常低,总费用在1万人民币/年,比国内读专科读三本的费用还低。东南亚国家的生活费用也不高,比较适合工薪家庭的学生读本读研。
2) 出国时间短、学制短、可回国落户。与中国的距离相比英美更近,回国更方便。疫情时期,有部分课程可以不出国,线上完成。
大多数东南亚留学生只要准备好足够的资金,几乎都有办法出国拿到文凭。而且回国后,文凭是得到国家认可的,考公考研考博均不受影响。
3) 到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留学,就业前景更好。
大环境已经改变,赴英美留学已经不再吃香,海归也变成海龟,花了几十万出去读书,回来却拿着几千块的工资,去英美留学,已经成为了不少中产家庭最失败的投资。
而到东南亚留学,尤其是跟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留学,就业前景更好。
比如在老挝、越南、泰国等国,中国有大量投资,尤其是老挝,遍地中国企业,老挝语人才极其稀缺,懂老挝语的中国学生,都被国企央企抢购一空,如果你想进这些好单位,学小语种不失为一个捷径。
4)国内教育政策的变化影响
随着“五五分流”政策的出现,普通中产和工薪阶层在国内中考和高考的竞争中并不一定占优势,孩子很可能无法上普高或者无法上一个本科大学。但国内的企业对学历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东南亚留学,成了这些家庭的另外一条路。去老挝国立大学留学本科,普高和职高毕业都可以申请。而申请读研,门槛也不高,不需要雅思托福。语言方面也不用担心,可以读一年的语言预科班,一年后无缝衔接学专业知识。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