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挝时报报道,老挝当局继续加大打击野生动物偷猎和贩运的力度,最近的行动中在甘蒙省逮捕了一名嫌疑人。1月6日,一名25岁的男子在那改县乌东苏村被捕,他携带10公斤非法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三只穿山甲。在该地区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这次最新的破获事件再次暴露了保护濒危物种的持续斗争。
老挝境内的野生动物偷猎和贩运一直受到当局的严密监视。2024年,当局破获了多起贩卖、猎杀和贩卖受保护物种的案件。尽管当局严厉打击,但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仍然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公众健康。
全年,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突袭。2024年12月,川圹省当局突袭了 当地市场,没收了115只野生动物,包括乌龟、浣熊和野鸡。活体动物被放归野外,而死亡动物及其尸体则被销毁。
同月,沙耶武里省官员查获了从圭亚那运来的189只鹦鹉,其中包括珍稀的长尾小鹦鹉和金刚鹦鹉。
2024年12月7日,农业和林业部副主任 Kongthong Sitthixay 报告称,这些鹦鹉是通过万象瓦岱国际机场走私的,并通过一辆货车运往沙耶武里省的坚陶县。森林检查队和当地政府参与了此次行动,最终没收了这些鹦鹉并将其保存起来,最终将其送回原籍国。
2024年早些时候,在华潘省,当局于11月销毁了125公斤违禁野生动物器官,包括浣熊、乌龟、刺猬和野鸡。作为执法力度的公开展示,当局将没收的器官焚烧殆尽。
同样,在波里坎塞省,林业官员在2024年全年对多个市场进行了突袭,结果在 11 月查获了107.5公斤野生动物器官,包括松鼠、乌龟和野猪肉。
2024年最大的一起案件发生于3月份的阿速坡省,警方缴获了146公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中国斑羚、果子狸、猴子以及野猪和眼镜蛇的部分尸体。
在所有这些案件中,犯罪者都根据老挝刑法受到惩罚,面临罚款或监禁。没收的活体动物被释放,而动物器官则被销毁或埋葬。
野生动物贸易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2024年,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和消费引发了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同一个健康倡议”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存在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但老挝许多人仍然认为野味是健康的。
调查显示,46%的买家认为野味有益健康,因此偏爱野味,而44.8%的买家则被其独特的味道所吸引。
该项目团队对被没收的野生动物进行的实验室测试发现了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狂犬病毒等病毒,凸显了疾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公共卫生部门一直警告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肉,并强调需要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教育。
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分会保护主任Akchousanh Rasphone说:“许多老挝人开始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气候变化及其负面影响。”
她解释说,随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后果日益明显,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Akchousanh还强调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分会2024年取得的多项成功,包括支持将Xe Sap国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公园,以及建立近30个鱼类保护区。该组织与林业部密切合作,制定了为期10年的国家老虎行动计划,并在老挝的几个主要保护区进行了相机陷阱调查,以更好地了解物种种群,指导未来的保护工作。
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分会与当局合作,去年支持没收了近800公斤野生动物及其身体部位和产品。最常被猎杀的物种包括野猪、果子狸、穿山甲、刺猬和蛇。
老挝仍是区域野生动物贸易的重要枢纽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但挑战依然存在。Akchousanh 强调,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执法措施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来应对持续发生的野生动物犯罪。
“老挝已成为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热点地区,走私者经常利用老挝作为中转站,将野生动物走私到其他国家,”Akchousanh 说。她解释说,老挝在该地区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走私活动的关键通道。
文化信仰也加剧了这一问题,许多人食用野生动物是因为错误地认为野生动物有益健康或比养殖肉类味道更好。传统习俗,例如将野生动物的身体部位用于仪式或作为护身符,进一步刺激了对野生动物的需求。
为了打击野生动物犯罪,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分会一直倡导加强执法力度,并增加对政府机构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行为改变运动对于挑战长期以来对野生动物消费的观念也至关重要。
“青年参与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改变年轻一代的观念和行为往往比试图说服老年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更容易、更有效,”Akchousanh 补充道。“青年还可以帮助我们说服他们的年长家庭成员改变习惯,从而带来公众情绪的转变。”她补充道。
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2024年取得的进展表明,当政府机构、保护组织和社区合作打击野生动物犯罪时,就有可能发生改变。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