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双版纳州森林消防大队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管护所在关坪管护站联合建立的微型森林消防站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保护区“防灭火一体化”和“人象共护”机制迈入新阶段。
防火护象双线攻坚,织密生态安全网
各相关部门精心谋划,最终将微型森林消防站选址于关坪管护站,该站处于景洪市大渡岗乡,辐射2个乡镇、4个村委会及8个农场社区,重点布防9065顷核心林区;同时该地作为我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亚洲象种群的核心栖息地,该区域林草覆盖率高达97%,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同时也面临季节性干旱、农事用火频繁、国家级景区多、游客数量庞大、人象活动重叠等火险隐患。
依托“一站四功能”,打造“第一梯队”战斗力
联防联控提效能:依托微型森林消防站,整合可用资源力量,构建“有器材、有人员、有机制”的防火模式,让防火工作逐渐由“被动预防”向“主动应对”转变,通过联合培训巡护队伍、共享监测预警数据、制定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打造“15分钟灭火救援圈”,确保火情“打早、打小、打了”。资源共享联演联训:通过“共建共管”模式,消防队负责装备维护、灭火装具操作使用培训,保护区提供场地及日常管理,推动保护区防灭火能力再上新台阶。科技赋能守青山:配备便携式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红外无人机等轻型装备,在复杂地形中可以实现火场快速投送,同步搭建智慧巡护平台,联动保护区100余个红外相机实时回传火情。人象共生促和谐:开展“防火+护象”双主题宣传,组织社区演练野象避让技能,在重点村寨设立警示装置,降低人象冲突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
多方协同筑牢防线,守护雨林生命共同体
州森林消防大队负责人表示,微型森林消防站将成为前沿哨所,是扑救初期火灾的“第一灭火队”,是落实火灾防控的“第一巡防队”,也是开展森林防火宣传的“第一宣传队”。州防灭火指挥部负责人表示,要让微型森林消防站发挥大力量,通过将专业力量下沉到村寨、装备前置到一线,构建起“小火不出村、大火联动灭”的防控新格局。勐养管护所关坪管护站透露,年内计划联合开展3轮“联合巡护”行动,同步排查火源隐患。
作为森林防灭火体系的“神经末梢”,微型森林消防站的诞生不仅是物理站点的增设,更是防火逻辑的数字化跃迁,为守护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注入科技与智慧力量。
来源:西双版纳州森林消防大队
通讯员:黄 浩 陈云龙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