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四五月来临,老挝社会热议的焦点不是田间蛙鸣虫唱,而是此起彼伏的电费涨价抱怨声——不是暴涨50%,就是翻倍上涨,每个家庭都为这笔不断加重的开支忧心忡忡。
过去三四年间,老挝民众刚熬过新冠疫情的生死考验,又接连遭遇通货膨胀、基普贬值、物价飞涨的连环打击。工资水平停滞不前,生活成本却持续攀升,对低收入群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特别是水电费用不断上涨,但服务质量却未见改善。
电费问题积弊已久。民众日常面临的用电问题包括:电表箱和变压器位置隐蔽难寻;频繁无预警断电;家用电器因电路问题损坏;每月需反复核对电表数据准确性;必须通过多途径监控电费计算是否正确。
尽管电力部门承诺改进,但同样问题仍反复出现,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温水煮青蛙"式涨价。最令人愤懑的是今年1-2月电费突然暴涨50%,且未来每月还将持续上涨7-8基普/度,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29年。这种"没得选"的做法,让老挝民众别无选择,只能咬牙承受。(详情:执行期4年!3月起实施,逐月小幅上调,老挝电价最新政策→)
高温加剧用电负担。以普通上班族家庭为例,基础用电量从250度激增至400多度(这样异常的增幅在当地高温天气和老旧电器共同作用下虽可解释,但仍远超合理范围)。持续高温导致电器能耗增加:冰箱需调高制冷档位,电扇要开到最大档。尽管专家提供各种节电建议,但根本问题仍在于不合理的电力系统和定价机制。
民众陷入无奈与期待。面对持续数年的电费问题,许多老挝民众已近乎麻木。但心底仍存一丝希望,期待当局能重新审视电价政策,至少部分解决现存问题,为改善民生留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