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公安机关2025年“与民同心·为您守护”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发布会完整实录可扫描海报二维码查看接下来跟小布一起看发布会上的精彩内容↓↓↓
今年5月15日是第16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在省委、省政府、公安部的领导和指导下,云南省公安机关连续16年组织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新闻发布、法治宣传、提示提醒等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共建共享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打防经济犯罪,就是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捍卫经济安全,就是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2024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公安部系列部署和省公安厅工作安排,全省公安机关特别是经侦部门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依法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经济犯罪,在打击犯罪、防范风险、维护稳定、服务发展方面不断采取新措施、取得新成效,为捍卫经济金融安全、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跟小布一起了解
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情况
↓↓↓
主动出击,严打经济犯罪展现新作为
全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依法严打犯罪,针对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广泛的重大经济犯罪,组织专案打击、实施集群攻坚;针对常见多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经济犯罪,部署专项行动,开展集中整治。其中,打击传销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340人、追缴违法所得2.7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7.9%、100%,昆明2起传销案在全国23个省(区、市)发起集群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206名。打击假币犯罪工作成效明显,全省假币警情同比下降37.18%。大理“7·21”制贩假币网络团伙案,一举打掉流窜多省的犯罪网络,捣毁窝点7个,缴获假人民币300余万元,得到公安部经侦局贺电表扬。开展“猎狐2024”专项行动缉捕接收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41名,国际追逃追赃成效持续凸显。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4416人、挽回经济损失39.26亿元,抓获数、挽损数同比分别上升27%和118.39%,有力打击震慑了各类经济犯罪,有效保护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钱袋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凝心聚力,治理经济犯罪形成新格局
全省公安机关主动加强与金融管理、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烟草专卖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建立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域违法犯罪9项协作机制,聚焦行刑衔接、数据共享、预警防范、联合打击治理等重点,强化协同联动,经济犯罪治理质效进一步提升;积极配合有关行业主(监)部门查处了一批案件,协同清理化解了一批风险隐患,推动金融领域犯罪风险得到有序处置、增量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清理“地摊银行”18个,边境地区黑灰金融活动得到有力打击,有力捍卫了国家金融安全。
敢于亮剑,维护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全省公安机关紧盯本地突出经济犯罪,坚持以打开路,依法严打涉烟、涉油、走私犯罪取得显著战果。深入开展打击涉烟犯罪“绿滇2024”专项行动。其中,省公安厅和临沧、西双版纳经侦部门联合侦破了“1·10”特大跨国制售假烟案,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领导批示肯定。查处涉成品油犯罪案件210起,有力维护了云南省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查处走私违法犯罪案件86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9人,边境走私违法犯罪发案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积极作为,融入社会治理彰显新担当
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加强同企业和行业主(监)管部门密切协作,针对民间投融资中介、第三方财富管理、养老、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风险排查近600次,发送经侦“两书一单”290余份,预警风险隐患,提前防范化解,推动违法犯罪风险源头治理,有效保护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配合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燃气安全检查18.1万余次,助力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尽最大努力让企业放心、让群众安心。
务实高效,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省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省、州(市)、县三级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动案管工作机制运行,严防以行政和刑事手段插手干预经济纠纷,将依法规范、公平正义贯穿受立案、侦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涉案财物处置等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断优化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组织“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制作了《彝寨陷阱》《破局》《疯狂的假币》《猎狐》等一批宣传视频,同步开展线上线下防范宣传,宣传防范知识,揭露犯罪手段,提高群众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推进“千名经侦民警进千企”活动,定期走访、常态宣传,组织开展法律宣讲1300余次,帮助企业整改隐患500余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68亿元,全力助企纾困解难;聚焦重点领域,建立警企联络站、服务站120余个,开展“警营开放日”“警企共建”等主题活动,让企业走进警营,主动向企业提供预警信息、防范对策、报案咨询等服务,及时提示提醒涉企犯罪的新动向、新手段、新特点,帮助企业提高识别和预防犯罪、防范和处置风险的能力。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工作中公安机关连续多年保持前列,2024年度位列第一。
经济安全关乎发展大局,防范经济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全省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强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从严打击经济犯罪、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力守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公安机关的积极贡献!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一起来看
曲靖市公安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探索推行了“一企一警”警企联动工作机制,现在的工作举措有哪些?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企一警”警企联动机制是曲靖市公安局以“公安主动作为”护航曲靖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向企业拓展延伸的具体实践,用优化警务服务“小切口”,推进营商环境“大提升”。
“警企”共建更紧密。在全市2200余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安排889名民警担任联络员,设立警企服务站(室、点)32个,点对点联系服务企业,统一规范出入口相关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即办、进一次门、事项多办”,既高效服务企业,又避免给企业造成负担。市公安局与市工商联共同建立的警企联席协作机制,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之一。
“惠企”服务更便捷。全面整合警种职能和服务事项,培养一警多能“全科警察”,扎实推动“一窗通办”改革,111项公安政务事项实现政务中心“一窗通办”,78项进驻派出所“一站式”办理,20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自今年2月运行以来,共接待企业群众2.5万余人次,办事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办事效率提升了80%,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助企”保障更贴心。让企业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企业园区警务站为支撑,严格落实“企业点单、挂联民警派单、部门警种办理接单、结果企业评单”工作闭环管理,及时高效办理企业对道路交通、治安环境、户籍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去年以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14个、帮助整改安全隐患81起,化解矛盾纠纷456起,确保“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企业、矛盾就地化解”,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
“护企”执法更有力。建立涉企案件报警受理“绿色通道”,对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等损害企业权益违法犯罪,实行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形成“受理、核查、立案、侦办、挽损”高效闭环,2024年以来,共侦办侵害企业权益违法犯罪案件100余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亿元,有力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一企一警”创新实践,让曲靖公安与企业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实现了“双向奔赴”,形成了警企携手共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曲靖公安将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以实际行动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曲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红河州公安局推出“五防”措施,全力推进突出经济犯罪的防范治理,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经验做法?
红河州公安局牢固树立经济犯罪可防可控的理念,明确“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主导思想,抓实抓好防范治理工作。
以打促防,严打突出经济犯罪。深入分析经济犯罪的变化规律,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始终坚持严打扰乱市场秩序、破坏金融管理、危害税收征管等多发性犯罪,坚持大案攻坚与专案侦办相结合,打深打透、以打促防,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联动联防,构建综合治理格局。在省公安厅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动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制定出台打防经济犯罪的工作机制,压实各县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职责,健全完善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的经济犯罪防范治理工作格局。
宣传预防,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持续深化拓展“5·15与民同心·为你守护”主题宣传活动和日常宣传引导,采取“线上+线下”“传统+新媒体”相结合,主动联合财政、市场监管、金融监管、银行等部门,深入开展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系列宣传活动,宣讲典型案例、揭露犯罪手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
源头控防,推动行业前端治理。紧盯各类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网络传销、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依托“千名经侦民警进千企”活动,发挥派出所主防作用,全力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充分运用公安经侦“两书一单”工作机制,提醒行政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强化源头防控、前端治理,积极预防减少案件发生。
重点盯防,全力维护群众利益。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领域风险隐患,实施重点盯防,积极联动金融办、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坚持行政前置、行刑衔接,采取联合约谈、宣讲法律、责令退款、监督清退、现场宣传、注销登记等方式方法,分类施策有效化解,做到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昆明公安在如何有力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方面,有哪些有力的措施和成效?
昆明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和“四新”(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对各类突出经济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做法是:以经侦工作的专业性、前瞻性,强化对新型犯罪领域专业研究。以深化情报导侦机制建设,培育五星级联勤中心,优化“云端”调度指挥。以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跨警种资源整合汇聚,提升深度分析和智能研判能力。不断构建专业支撑、机制引领、数据赋能的工作新格局。2024年,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昆明区位特点,紧盯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打击突出经济犯罪专项行动,强化重大疑难案件攻坚,快侦快破民生小案,更加注重追赃挽损效果。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破案1731起,抓获905人,各项指标均同比上升,打击经济犯罪成效显著。
严打金融犯罪。全面加强刑事执法与金融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联动协调,依法严厉查处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打击假币犯罪,查获假人民币近50万元,有效遏制假币犯罪蔓延势头;有力开展“歼击24”专项行动,共立案侦办各类地下钱庄和洗钱犯罪7起,强力斩断一批非法资金转移通道,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侦办案件9起,成功打掉盘踞昆明市保险诈骗团伙3个,推动云南省大数据反保险欺诈工作落地见效。
严打商贸犯罪。聚焦保障民生,重拳整治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业重点,破获一批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商贸领域违法犯罪案件,为群众、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9亿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打击走私犯罪。充分发挥公安“打私办”职能作用,强化与海关缉私部门协同配合,建立“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执法协作机制”,共查办走私类案件41起,抓获70人,切实增强打击走私治理合力。
深化“猎狐”行动。近三年,昆明经侦部门多措并举,综合采取缉捕、劝返等措施,强化国际执法合作,在新加坡、老挝等国家国际友人的协助下缉捕境外在逃人员7人。因成绩显著,获评公安部“成绩突出先进集体”,获得省纪委监委通报表扬。
下一步,昆明公安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努力为全市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为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下一步,云南公安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服务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云南公安的职责所在,也是云南公安的不懈追求。全省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贡献公安力量。
重拳出击,努力耕耘更加健康的经济安全土壤。云南公安将聚焦严重破坏市场经营秩序、损害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职务侵占、串通投标、非法集资、传销等突出经济犯罪,强化精准打击、集群打击,最大限度打链条、摧网络;立足云南区位特点,进一步加大对跨境走私、地下钱庄等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配合金融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边境地区黑灰金融活动,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营造更加健康、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
通力协作,努力构建更有合力的风险防控格局。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治理大局,聚焦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与经济管理、行政主(监)管、司法机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经济犯罪治理联席会商机制,推动形成多部门同向发力、齐抓共管、同题共答的打防经济违法犯罪新格局,形成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强大合力,全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主动服务,努力打造更为“亲”“清”的警企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和丰富“千名经侦民警进千企”活动形式,通过现场走访调研、隐患排查、法律服务、线索收集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及时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警企关系,更好地服务保障云南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内容整理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编辑: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