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乌多姆塞省赛县正式被认定为该省首个脱贫县。该称号基于国家标准,包括基本基础设施、服务以及长期可持续性。
代理县长 Somchanh Thepphaly 报告称,赛县已 100% 实现了其发展目标。 全区94个村中,79个村已脱贫致富,其中44个村进入“发达”阶段,仅剩18个村仍处于贫困线以下。
该地区的进步得益于各关键领域的改善。在教育方面,已建成15所学校,以容纳当地学生;医疗保健服务也得到了扩展,19家医院和医疗中心投入运营。一个显著的亮点是地下水的普及,95%的居民受益于清洁供水系统。
基础设施建设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和老挝-中国火车站,将该地区与邻近省份连接起来,促进了旅游和商业的发展。
不久之后,琅勃拉邦省香恩县于2月18日宣布脱贫。该县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7%,国内总收入达到6445亿基普(约合3790万美元)。
最近的评估显示,香恩县 83.66% 的村庄通过在清洁水获取、卫生设施、交通、学校入学、市场供应和可持续环境管理等方面达到政府标准,已经摆脱了贫困线。
3月3日,老挝北部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琅勃拉邦市宣布实现脱贫。这一成就得益于该市基础设施的大幅升级、经济增长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当地的稳定。
在此之前,基础设施得到了重大改善,经济增长迅速,包括道路、交通、公用事业和旅游业的改善,这些在促进经济稳定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数据显示,琅勃拉邦市113个村庄的16355个家庭(占总人口的98.3%)已摆脱贫困。这一成就归功于就业、永久住房、中等教育、医疗保健、清洁用水和电力等方面的改善。
在南部,占巴塞省于 5 月 6 日迎来了另一个里程碑,包括巴色市、蓬通、巴城查林苏克、占巴塞和孔在内的六个县被正式确认为脱贫县。
这些地区是根据九项标准进行评估的,包括中学、医疗设施、清洁水、道路和电信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的市场以及有效的环境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