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021年的预算报告,数据增减之间,无不反映着政府资金的投向,政策调控的动向,和国计民生的方向,要读懂这本国家账本,我们来帮您划个重点。
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今年我国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这是一个更持续的财政的考虑,我们也不再发特别抗疫国债了,这样会使得财政稳妥,积极可靠的持续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支撑。
预算报告显示,2021年,中央本级支出35015亿元,下降0.2%,连续第二年负增长,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增加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对地方转移支付83370亿元,比2020年略有增加,剔除特殊转移支付后实际增长7.8%。预算报告指出,今年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这种财政直达资金未来会常态化。它对于基层政府来说,一方面它能够获得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可以及时安排财政资金的调度,另外一方面它避免了过去层层卡油的现象。
2021年财政支出重点,仍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5万亿元,民生等相关支出占了大头。其中,教育支出占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3.8%,卫生健康支出占7.5%。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在需求端,把支付端转向医疗、教育、养老,这样的话人们自然而然愿意去消费。所以我们说财政可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供给端起作用,也可以在需求端的消费和有效投资上面发挥作用。
2020年,为应对疫情,我国实施了2.6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对此,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将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今年的预算报告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同时重点突出,加大对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这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花好这些钱呢?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占比3.7%,企业科技创新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
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在打破 “卡脖子”关键技术垄断的创新研发中,我们享受财政补贴1700万元,高端人才引进享受补贴1000万元,进一步明确了更大的支持政策。
在2021年,财政资金将加大对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
在《预算报告》(草案)中:今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此外,财政资金还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集成电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今年将通过税收优惠举措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界红:今年国家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预计我们今年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将继续提高。
在今年财政支出总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来自财税部门的代表们表示:将做好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测,加大对企业及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估,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见到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石建辉:虽然说中央的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还是会适当增加,但是财政紧平衡的状况始终是存在的 ,为此我们必须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局长赵静:从税务部门常态化开展的税情调研与经济税收分析情况来看,多数企业的减税降费获得感都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税务部门是落实减税政策的主力军 ,建议加快健全惠民利企优惠政策的分析评估及调整机制,确保政策百分百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