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道的勐腊人
对于勐腊的历史
小编可谓是知之甚少
惭愧呀~惭愧~
今天起
勐腊发布将开设
“读勐腊历史”特别专栏
为您讲述中国共产党勐腊历史
今天的小编带来的第一讲就是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武装
易武武装暴动
易武武装暴动遗址——镇越县旧政府位于勐腊县易武镇老街王少和故居右侧。
国民党镇越县政府(俗称旧衙门),内设县长、书记长办公室,由文秘和其他各科室、办公室组成。有县政府自卫队员约 20 人,内设监狱、政警队、常备队。
王少和故居
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抗日救国风暴席卷祖国边疆。这一时期,一些进步的民族上层、开明士绅和商人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
王少和(1901~1951),又名淑春,云南石屏县人,汉族。早年随其父王云亮从石屏到镇越县谋生定居,小学未读完便辍学,15岁随父经商,经营茶叶、棉花、山货、食盐、烟土等,往返于境内外的动腊、捧、仑、思茅、磨黑及老挝、泰国等地。雇用七八个人作护卫,有长短枪20多支,拥有30多匹(头)驮马(牛),为镇越县富商豪绅之首。
王少和长期的经商活动与各民族接触,通晓傣、瑶、哈尼等少数民族语言,懂得当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的疾苦有所了解,产生了同情感。他与民族上层交朋友、结亲家,取得了民族上层的信任,建立了活动基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拥护抗日,倡导抵制日货,被民众推荐为“镇越县抗日民众自卫大队”大队长。他不负重望,作了大量有益工作,被云南省政府赠予“保障边疆”词匾。1938年8月,镇越县政府委任王少和为勐捧第三区长兼土司代办,同时任“镇越县卫生运动促进会”宣传组长;1943年出任镇越县副参议长,1945年9月出任参议长,同年任国大代表,王少和成了集官商为一身的地方势力的代表和实权人物。
1946年8月,云南省主席委派杨瑞麟任镇越县长。杨瑞麟上任后,公开出卖乡保长等职,加以苛捐杂税,加重门摊户派,不择手段敲诈勒索人民,致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王少和以参议长、民意代表的身份,以“不能加重民众负担”为由,对杨瑞麟加重门摊户派、增加苛捐杂税的做法,加以劝阻、抵制,同时提出参议会要对县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得到了上层人士和民众的拥护。
由于王少和办事比较公道,在民众中有较高声望,因此国民政府对勐仑、勐腊、勐捧三乡的门户杂税需经王少和才能收缴,群众中的民事纠纷常找他出面解决,避免了到县衙门断案,降低了县官的权威,也减少了县官对群众敲诈勒索的财路。出现了民众“只知王议长,不知杨县长”的现象。杨瑞麟认为这些都是对政府职能的干涉及对其职权的侵犯,视王少和为眼中钉,蓄意剪除。至此,外来势力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日益激化,为打击地方势力,巩固统治地位,杨瑞麟与司法官孙本人合谋欲除掉王少和。
DAY
1948年3月,杨瑞麟上告王少和“包庇种烟,武断乡里,擅理行政司法,身居数职作种种不法行为”。经上方批准,遂于5月7日将王少和拘押。
王少和被关押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人土强烈反响,土司头人和地方绅士纷纷前往县政府找杨瑞麟说情,联名保释。杨瑞麟不但不答应,还给王少和铐上两副沉重镣铐进行关押。起初,王少和还寄希望于上访,亲自上书,但久无音讯而心灰意冷。王少和的母亲病气交加,不幸去世,停尸于堂。亲属担保,请求让王少和出来送殡安葬老母,杨瑞麟仍然不准。王少和在狱中知悉老母亲病逝,悲愤交集。他不屈于酷刑和敲诈,通过看守人员与参议会秘书张希哲、地方人士李达之等人取得联系并提出“我与杨瑞不共天,凡救我出狱者,赏银三百块”。经张希哲、李达之等人秘密策划,动员组织易武街青壮年20多人,争取了县政府保卫队队员及看守30多人,准备武装营救王少和出狱。1948年6月28日李达之、张希哲、杨云、杨伟、许丕武等人在易武白云洞开会研究如何营救王少和。
会议决定于
6月30日夜晚以提前10分钟
吹响保卫队熄灯号为行动信号
里应外合发动武装暴动营救王少和出狱
易武老街,1948年镇越县反蒋武装起义地,中国共产党在我县的早期活动地。(下图)
1948年6月,易武武装暴动决策会议地址,易武白云洞。(上图)
1948年6月30日晚9时50分,武装暴动人员里应外合攻打县衙门,战斗打响不到20分钟,就击毙了县长杨瑞麟、司法官孙本人、保卫队长杨彬等7人,救出了王少和。在取镣铐时,王少和激动地说:“我王少和能有今天多谢父老兄弟乡亲们,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和国民党干到底。”7月1日,王少和回到家中。
杨瑞麟被杀后,此地就无人居住。解放后镇越县人民卫生院、易武乡卫生院设于此地,上世纪80年代初,易武乡卫生院搬迁新址,现该地被群众用作宅基地和菜地等。
好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下期
小编继续带你读勐腊历史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来源:
勐腊县党史研究室
监制:刘林华
主编:斯斯龙、黄俊
编辑:刘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