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农村中,乡贤起到了建设乡里、弘扬礼义的作用。他们或以学问文章,或以品行高尚闻名。有的人从乡村走上仕途,退休后又回到乡村,反哺桑梓,温暖故土。
明代的魏骥年过古稀,“告老还乡”,在此后的二十一年里,“身处林野,有补治化”,为乡贤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据《明史·魏骥传》记载,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魏骥担任松江儒学训导,他经常半夜里携带着茶粥去慰劳正在读书的生员,生员们很受感动,更加勤奋学习,后来大多学有所成。他应召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书成后,又返回原任,因为师逵的推荐,魏骥升任太常博士。
正统三年(1438年),魏骥转任吏部左侍郎。他多次受命巡视京城郊区的蝗灾,了解民众的疾苦。四年后,魏骥改任礼部左侍郎,不久因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吏部尚书王直说魏骥没有衰老,若考虑到他年龄大,可以让他做些简要的事情,于是改任南京吏部侍郎,后来他再次以年老为由辞官,皇上没有同意。直到景泰元年(1450年),魏骥年龄七十七岁,辞官退休。
魏骥因请求退休,从南京到达京城。大学士陈循是他的学生,他避开众人对魏骥说:“先生虽然位居尚书的官位,但因为远在南京,却不曾在朝堂上站立过,望您稍候一时,可叫朝廷为您加官封爵,这件事就交由我们来办。”魏骥严肃地批评陈循说:“你作为朝廷的首辅大臣,应当向朝廷进荐贤才,不得偏私于自己的老师。”
魏骥端正厚道,恭敬谨慎,退休安居家中,仍然忧国忧民,此情到老而更加纯厚。他的家乡萧山原来多水灾,有宋代县令杨时所修的湖堤遗迹。魏骥倡议修筑螺山、石岩、毕公等塘堰,拦截江潮,兴修水利,乡里百姓获益良多。魏骥居家一直布衣粗食,不置产业。他操心农事,经常戴着斗笠行走于田间,一次遇到钱塘主簿,仆隶呵斥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我是萧山的魏骥。”主簿仓惶谢罪而去。
成化七年(1471年),御史梁昉上奏说:“我任职萧山时,看到退休的尚书魏骥,与乡里人和谐相处,教育子孙遵从孝悌,致力农耕,又增筑堤坝,挖掘湖泊,抵御灾害。他虽身处山野,但所作所为有补于治理和教化。魏骥品行纯厚,谙习世间事务,明了国家的典章制度。魏骥退休二十一年,现年九十八岁,天下之士都仰慕他的德行。”皇帝阅毕奏折,很是赞叹,派人前往慰问魏骥。使者还没到达,魏骥却已去世。他的儿子魏完因魏骥的遗言赴朝堂,乞求皇上用嘉奖先父的礼金救济饥民。皇帝叹息说:“魏骥临终的遗言,还害怕劳民伤财,可谓忠诚的大臣。”
在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中,一代代乡村贤达报效乡梓,行为世范,孕育了深厚的乡贤文化,使之成为一笔宝贵的道德资源。这种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中,蕴含了崇德向善、仁民爱物、情系乡梓、见贤思齐等优秀文化基因。
《菜根谭》中说得好:“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魏骥告老还乡二十一年,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体现了一位乡贤的道德高度。魏骥作为远去的乡贤,仁德高尚,穿越历史,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其仁爱的光和热。我们在历史的传承中,应好好地保留住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记住自己的根,心头始终有着一份浓浓的乡情与乡恋。(史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