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挝,很多人想到的是旅游胜地,想到它被《纽约时报》列为53个全球必游之地,是遗落在地球的某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想到它的琅勃拉邦古城,街头上满是法式风情的建筑,在这里时间好像都被遗忘了,慵懒是城市的代名词。可以在这座宁静又喧嚣的古城感受到历史遗迹的魅力,也可以领略老挝无处不在的山清水秀。
想到它那质朴的田园风光,是岁月静好,是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笔下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水田园之地。
想到那身穿古典筒裙的老挝女子,或华美或古朴,自有一番韵味,令人心神向往,见之难忘。
想到它那无处不在的神圣庙宇,是一块可以洗涤人们心灵深处的净土,是无数虔诚的佛教徒的向往之地。
想到它那旷野无际的山野,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是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绿色天堂和天然氧吧。
想到那无数外国游客的天堂——万荣,也被中国称为小桂林;想到那灯火璀璨的首都万象,追逐湄公河边光彩夺目的晚霞,游走法国街的小酒馆。
无论是琅勃拉邦,或者是万象,还是占巴塞,无数人看到的老挝是诗和远方;但其实,在老挝,诗和远方只是梦想,生活与生存才是常态,或者说这才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雨季到了,对一些老挝人来说是灾难,但对另一些老挝人来说是机会。因为雨季到了,挖笋时节就到了。男女老少纷纷上山,在公路边摆起了摊子,卖着新鲜的竹笋,这是他们谋生的一个渠道。
在路边摆摊卖笋的人,有大人,但更多的是小孩,七八岁的小孩,或者是十几岁的孩子,让人不禁疑惑,他们是没有去上学,还是下了学才来的,更希望是后者。如果可以,他们一定也希望能够坐在干净温暖的教师室,倾听老师的谆谆教诲之声,享受父母撑起的那片天空下的安逸与幸福。
当然也有背着孩子的母亲,背负着两三岁的娃娃劳作,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因为生活需要每一个普通人使劲全力去挣扎。如果可以,这位母亲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用风吹雨淋,就作一个白白嫩嫩引人喜爱的娃娃。
不过,即使生活被风吹雨打,他们仍然微笑面对着一切,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幸福感是需要自己给的。
人生百态,这大概才是许许多多平凡老挝人的生活,灯光与繁华,诗和远方只属于那些短暂停留老挝的过客,淳朴的努力、简单的生活、奋力的生存才属于无数个平凡的老挝人。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父母的庇护下幸福成长,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往下就自行观看图片吧~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