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缅北华人青少年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思考
——基于果敢青少年教育现状分析
张妙丽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处,云南 临沧 677000)
[摘 要] 缅北华人青少年教育不均衡发展会从根本上制约缅北华人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努力消除缅甸民族歧视,思考并确立教育制度,加强与缅北华人教育合作,努力推进缅北华人青少年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缅北;华人教育
一、缅甸华人教育历史回顾
缅甸华侨华人教育随着缅甸华人社会的出现而孕育形成,不断发展,期间历经坎坷,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缅甸政府实施国有化运动,宣布取缔私立学校、媒体,执行排外文化政策,政府分别于1964年4月和1966年4月对国内全部私立中小学收归国有,其中包括华校298所。华校被国有化后,立即宣布解聘外籍教师,致使上千名华校教师失业。缅甸华文教育陷入低迷,在夹缝中挣扎。直至20世纪末,缅甸政府实行较明智、开放的军人统治,缅北进入和平、稳定时期,军政府宣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做为果敢、佤族的文字有了合法依据。在特区普遍建立以华文教授的中、小学校,带动周边区域华文教育的兴起。
缅北主要包括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又称瓦城)及其以北的上缅甸地区包括东枝、腊戌、密支那等地。缅北与中国云南毗邻,是多民族集居地区,华侨华人以云南省藉为多,汉语为通用语言,人民币为流通货币,观看收听中国电视、广播同我国边境经贸往来频繁,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缅北果敢青少年教育现状
“截至2012年底,果敢全境共有各种类型学校206所,其中教会学校3所,幼儿园2所;办有初中班的完小4所,办有师范班的完小1所,其中开办缅文班教学的学校85所;全果敢共有在校学生20450人,共有教师669人,其中果敢语教师391人,缅文教师278人。”
2013年3月缅甸果敢地区45名青少年到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初等教育,他们来自果敢各地,年龄在13-20之间,大部分小学毕业,少部分初中2年级上学期读完。和当地学校签订协议,3年后回去担任小学教师。作为此批学生的班主任和他们教学计划的制定人员,通过与当地校长与教务主任的座谈,经过长时间对学生的关注、交往及调研,我们对当地青少年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身体素质优于心里素质
45名果敢地区学生来自果敢各个乡,大部分家庭贫困,兄弟姊妹众多,大部分学生兄弟姊妹在4个以上,最多的有9个。当地人不实行计划生育,医疗条件较差,能生存下来的身体素质自然较好。所有学生能吃苦耐劳,体育训练或假日去爬山都兴高采烈,不觉劳累。但是,除了少部分女生敢于表现自己,勤于与老师沟通外,大部分学生心里素质欠佳。首先存在自卑心里,比如明明会说普通话,却害怕上台发言,怕说错话被人嘲笑;学习上有了问题也害怕问老师。此外,承受力较差。包括学习上或情感上遇到挫折、失败 ,容易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缺乏恒心与耐心。另外,少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如以往恐怖或伤心事件已在心理留下阴影,至今仍遭受恶梦的惊扰。青少年心里素质问题不仅制约着个人的前途命运,也会对影响到整个区域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文水平优于科学水平
此批学生受母语的影响中文的听说读写水平较高,用普通话和同学交流。我校曾有教师在上学期期末对他们进行HSK 4级模拟测试,大部分成绩优良,只有一名不及格。由于当地小学重视语言教育,对于科学知识重视不够,学生明显地表现出科学素养的缺乏。加上受当地传统习俗影响,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或生理现象无法解释,表现出迷信鬼神的现象,部分学生晚上不敢一人睡觉;或是晚上做梦梦到死人,就相信有鬼神缠身;有时宿舍电路出了问题,灯若安若明,也认为是鬼神作怪。因此,加强缅北华文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十分重要。
(三)合作精神优于奋斗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学生都有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特别强。如果个别学生有了矛盾,一提到团结,马上就化干戈为玉帛。某个学生有了困难,大家都愿意出手相助。部分学生年龄尚小,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习生活仍需要教师的引导。部分学生安于现状,学习上没有目标与计划,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大多上网、看电视或玩手机,自主学习的人少;部分学生认为野外农学实践就是干农活,不想听教师讲解理论或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虽然大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在生活上却不节俭表现为懒惰、今朝有酒今朝醉,缺乏长远考虑等。
(四)传统教育优于价值教育
缅北华人教育恪守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知恩图报、崇尚正义与公平的思想,但是对教育的价值思考不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实施简单的惩罚,对学生的内心关注不够等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学习也存在功利化思想,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生存与生活的正确认识及正确的价值观教育,遇事冲动,倾向于依赖暴力解决问题。教育应该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罗崇敏)。在缅北华人聚居区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边境毒品、赌博、武器走私等各种犯罪问题突出,由于社会生活缺乏正确价值观和理想导向,因此在该地区挥霍财富、及时行乐成了该地区影响最大的主流文化。我们认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在坚守优秀传统教育的同时,须思考教育的终极价值,引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缅北华人社会和谐繁荣。
“华人社会的华文教育或汉语教学,其实仅仅在语言上或者在(中华)文化方面,有所传授。缅北学生中文水平高,文化程度低;缅甸南部,中文水平低、文化程度高。这是一种可悲的现象。”缅北华人社会的生命力寄托于青少年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缅北华人青少年教育不均衡发展会从根本上制约缅北华人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当前因教育不均衡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具有复杂敏感关系的缅北华人地区长期存在着,如因价值观扭曲引发的吸毒、贩毒问题、涉黄问题、赌博问题、宗教问题等在潜移默化中腐蚀青少年的灵魂,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且已形成恶性循环,代代相传。诸如此类问题不仅影响缅北华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西南边境造成安全隐患,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因此科学发展华人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环节,是促进华人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关键所在,也有利于我国西南边境一线的安稳和谐。
三、缅北青少年华文教育非均衡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透过缅甸华人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出缅北华人教育的兴衰、起伏存在很大的政治因素。历史的伤疤使不少人心存顾虑,不敢放手发展华人教育,从根本上制约了其发展。缅甸政府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对华侨(也包括印侨等其他外侨)采取限制性的措施。1982年,奈温军政府出台了《缅甸公民法》将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作了严格的区别,把缅甸公民分为三类:缅甸公民、客籍公民和归化公民。奈温称只有纯土著血统的人,才是真正的缅甸公民、正统的公民拥有100%的公民权。“客籍公民和归化公民受到特别的歧视,没有被选举权,不能竞选公职和担任政府机构和团体的领导,子女不能进人医疗、工程、农业和经济等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缅北华人至今却未能取得缅甸国民身份证,在日常的学习、出行、工作、生活中遭遇重重阻碍,出国旅行学习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大多缅北华人因家庭贫困、子女众多,加上教育上投资回报无望,对于教育的要求仅仅满足于识字和交流,不重视心里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的培养。子女多数小学毕业,便外出经商或打工补贴家用;少数有钱的华人通过贿赂当地官员购买到身份证,送子女出国留学,寻求海外发展。
(二)师资因素
首先是缅北教师队伍数量少且不稳定。在缅北地区,华文教师部分来自中国大陆,部分是当地初中毕业的学生,因华文教师工资相当低(平均工资在500元人民币左右)且无养老保障,选择当教师只是无奈的权宜之计,很多老师一旦有了其他出路便离开学校。很多华文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个顶几个,课程从小学一直上到初中或高中。师资队伍的不稳定难以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对教育思想缺乏认同,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理念,教学基本功比较薄弱,对教学的技能与方法、学生心理等等诸多教育问题理解不够深刻,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缅北大部分华人学校存在华文教育误区。把华人教育简单等同于汉语言教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重视汉语教学和文化教育,轻自然学科教育和学生素质与成长的教育。
(三)经费方面
由于缅甸华校没有被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都是私立、补习性质。缅甸华文学校的经费全是由华侨华人当中有识之士出资筹措的。捐款包括有定期的月捐、年捐,不定期的特别募捐、有条件的进行公演募捐。除此之外,有的缅北华文学校也向学生收取少量学费(如在果敢地区,小学一学期收取50元左右,初中一学期收取100元左右)。收到经费的制约,有些华人学校连实验室都没有,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有的学校图书馆、运动场、甚至连教师教学用的参考书和桌椅板凳都很缺乏,办学困难可想而知。因此,经费的缺乏是缅北华人青少年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直接原因。
四、推进缅北华人青少年教育科学发展的对策
(一)努力消除民族歧视。从长远来看,没有平等的政治权益和政治地位,华人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就缺乏根本的保障。缅甸政府要维护国家的统一,需要实行民主来化解民族矛盾,在政治上改革,实现境内各民族平等,取得缅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实现国家的团结。
(二)思考并确立教育制度。缅北各地华人教育家应认识到青少年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各自独立传道授业的局面,团结协作,成立教育联合会,统一教育思想,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评价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遵照实施,力戒以往教育的随意化,保证华人青少年的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三)加强与缅北华人教育合作。“无论是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考虑,还是从我们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我们都应在海外华文教育问题上给予帮助,给予支持。”(胡锦涛)我国侨办、汉办、大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华人学校教育合作。请当地现有的华人教师到国内重点师范院校进行定期培训,分科分类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学校管理方面得到规范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选拨有志于教育的优秀青少年免费到国内师范院校学习,为缅北华文学校培养后备教师。
[参考文献]
[1]尹鸿伟.果敢艰难融入缅甸[J].国家经济地理,2012,(12).
[2]李祖清.缅甸华人汉语教学现状[EB/OL].缅华文化网,2011-05-06.
[3]范宏伟.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及其前景[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2).
The first research on unbalanced adolescent education in North Myanmar Chinese communities——Based on adolescent education analysis in the kokang region
ZHANG Miao-li
[Abstract] The unbalanced adolescent education in North Myanmar Chinese communities would affect harmony and prosperity of Myanmar Chinese society primarily.To develop the scientific adolescent education,ethnic discrimination in Myanmar must be abolished.An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suitable for North Myanmar Chinese must be established.At the same time the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Myanmar Chine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North Myanmar;overseas Chinese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34(2014)02-0115-04
①[收稿日期]2013-12-20
[作者简介]张妙丽(1971~),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