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挝媒体报道,老挝沙拉湾省已批准泰国班达能成品木材加工公司,特许租赁沙拉湾省沙拉湾县邦亚村和会高南村的150公顷国有土地,用于果树种植和养殖业。
2023年9月5日,由沙拉湾省计划投资厅副厅长坎潘·玛尼万圣苏先生、沙拉湾县政府代表万纳拉·腊连玛维赛先生和泰国班达能成品木材加工公司董事长德维·伊沙拉翁先生进行签约,沙拉湾副省长普同·康玛尼翁、经济部门领导、省投资管理委员会及相关人士共同作为见证人。德维·伊沙拉翁先生表示:种植果树包括榴莲、牛油果以及饲养水牛、黄牛、山羊和猪供国内销售和出口,100%私人投资,已制定三个阶段的详细实施计划: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工作,清理土地、建设基础设施、准备播种和服务设备,预计1年完成;第二阶段开始种植和养护,为期4年;第三阶段是从2028年至2053年,为期25年的农产品收获和销售,租赁特许权协议期限为自签署之日起30年,总投资额超120亿基普。
【老挝农产品替代进口战略初见成效,一年减少进口额近千万美元!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投资机遇】
据相关媒体报道,老挝近年来更加重视推广本国农产品,老挝农产品进口额大幅减少,2022年老挝农产品进口额较2021年减少954万美元,预计2023年粮食产量将增至239万吨。
宋赛·西潘敦总理在第九届国会第四次会议上表示,老挝政府将努力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
老挝政府向私营企业提出呼吁,以加大对化肥与动物饲料生产的资金投入与生产力度,应对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政府亦倡导在食品生产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尤其要增加蔬菜、水果、肉、蛋及鱼类的供应,以保证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同时,农林部也确立了新的农业发展目标,即以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农业发展,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并依据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贡献的农业生产体系。
基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策略,老挝的政府部门强调了利用国内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改良农业生产系统,并强化基础设施的稳定性,要利用科技进步,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在政府的推动下,老挝的农业发展模式正在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南塔省的农田上,塑料大棚已经建立,新品种的蔬菜正在试种;在沙湾拿吉省的稻田中,小型农机开始取代耕牛;琅勃拉邦省的郊区,现代农业实验站的构建已经启动;另外,一些地区也正在积极推动有机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投资机遇
根据以上老挝政府在农业方面的举措,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投资机会和策略:
化肥与动物饲料产业机遇:老挝政府积极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化肥和动物饲料生产,对于中国的化肥和饲料生产企业来说,此项政策提供了一个开拓新市场的窗口。投资者应寻求在老挝合作或投资当地企业,分享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以满足老挝市场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提升农业效率和可持续性:老挝政府致力于通过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农业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的农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积极响应这一需求,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生物科技、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助力老挝农业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合作推进有机农业和现代农业试验站建设:老挝正在逐步推进现代农业试验站和有机农业项目的建设。对于中国的有机农业企业和研究机构,这是一个与老挝企业合作、共享有机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的契机,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
尽管老挝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者仍需关注基础设施、法规环境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挑战。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还需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控制投资风险。
来源:学会观察
中国成为老挝农业最大投资国
据老挝《人民报》10月19日报道,目前共有1562家国内外公司投资老挝农林领域,投资总金额42亿美元(注册资金26亿美元),特许经营土地面积20.8万公顷。其中外国公司515家,投资总金额22亿美元(注册资金8.8亿美元)。
主要投资国为欧盟国家、中国、越南、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法国等。其中,中国位列第一,共有239家公司,投资总金额约5.9亿美元;越南第二,共有60家公司,投资总金额约2.7亿美元;泰国第三,共有60家公司,投资总金额约2亿多美元。
2020年老挝出口位列第一的农产品是甘蔗,出口至中国30万吨,其次为木薯、玉米、香蕉、西瓜等。另外,老挝将向中国出口5万吨大米,目前已完成出口1.5万吨。
之前,中国对老挝农业投资方式主要以农业订单、土地租赁种植、替代种植为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合作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对老挝投资的热门模式。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