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资讯网河内报道,为对抗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越南政府近日宣布激进环保新政:自2026年7月起,首都河内市中心将全面禁止汽油、柴油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通行。这座拥有近700万辆摩托车的城市,将开启东南亚最彻底的交通能源转型之路。
分阶段淘汰燃油车时间表明确
2026年7月: 河内市中心划定禁行区,燃油摩托不得入内。中心区燃油汽车亦将面临更高登记费及停车费。
2028年1月: 禁行区域扩大至市中心以外更大范围,同时限制燃油汽车上路。
2030年: 全市范围(含外环快速路)限制所有个人燃油汽车。公共巴士系统100%切换为绿色能源,并推广至出租车及网约车。
2031年后: 所有高污染区域强制设立低排放区。
河内市政府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低排放区详细规划,涵盖交通现代化改造、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及污染燃料淘汰路径。
污染倒逼变革,交通排放成元凶
作为全球摩托车密度最高的国家,越南约90%乘用车为摩托车。河内屡次上榜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官方确认五大污染源之首即为道路交通。数据显示,摩托车排放贡献了交通领域90%以上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汽油和柴油车则是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
民生痛点:禁令下的劳工阶级之痛
政策引发广泛民生焦虑。当地民众直言禁令将重创依赖摩托谋生的劳工阶层。一位拥有六辆摩托(车龄3年至近30年)的河内市民坦言:“这是全家生计的支柱。” 他算了一笔账:更换六辆电动自行车需花费超1亿越南盾(约合11万新台币),负担沉重。
其亲身经历更凸显电动车现实短板:曾为省油改用电动自行车,但因忘记充电导致次日无法使用、担忧夜间充电火灾风险、载重能力不足及电池损耗快等问题,数月后无奈放弃。“停电时全家都无法工作上学”,道出基础设施不足的隐忧。
支持率低迷,可行性遭质疑
当地媒体调查显示,仅18%受访者认为2026年禁摩令可行,高达58%明确反对。经济学家批评政策过于突然,强调汽车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需给予民众充足时间调整出行方式。
配套措施双管齐下
产业激励: 河内将为电动车生产及组装企业提供财政支持。本土品牌VinFast目前占据越南电动车市场近五分之一份额。
治污升级: 同步升级垃圾处理厂、采用数字工具监测污染、提高罚款额度并鼓励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警方获全面执法授权。
越南政府将绿色转型视为应对污染与拥堵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河内街头轰鸣的700万辆摩托车背后,政策雄心与民生现实间的鸿沟,仍需更完善的公交网络与转型支持来弥合。这场牵动百万家庭的交通革命,考验才刚刚开始。
来源|越南媒体、老挝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