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言语壁垒,在磕绊中摸索学习之法
为了打破这道语言壁垒,我开始主动向村干部和村民请教傣语。从简单的祝福语“优里金湾”,到日常交流的词汇,每学会一句,我都如获至宝。村干部们总是耐心地纠正我的发音,村民们也会用鼓励的眼神和笑容给予我支持。
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位傣族老咪涛学习如何用傣语说“谢谢”,老咪涛拉着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教我,那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让我心里暖暖的。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逐渐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傣语,也能和村民们进行基本的交流了。这不仅让我的工作开展得顺利起来,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包容与友善。
傣乡情意浓,于盛会中感受乡情之暖
日历上的划痕多了一横又一横,枯掉的树木又再次发出新芽,我越来越融入这个美丽的傣寨。2025年,我有幸和曼龙代村的村民们一起筹备泼水节。这是傣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充满了欢乐与祝福。在筹备期间,我和村“两委”一起开会讨论如何使用经费,制定活动方案。而今年举办的地点,则是在曼龙代村的曼暖叫村民小组。村里热闹非凡,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已经早早起来开始制作傣味美食,身强力壮的男性们扛着桌椅精心布置着村公房前的广场。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帮忙搬运物资、布置场地。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
泼水节当天,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大家手持水盆,相互泼水祝福,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我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和村民们一起尽情地泼水嬉戏,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心中只有无尽的喜悦和感动。
枝叶总关情,为民实干铺就信任之路
驻村工作的日子里,困难如影随形。曼龙代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一些偏远的村民小组交通不便,信息也较为闭塞。在开展工作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的参与度不高等。如何把最新的政策传递出去,如何让村民对政策更感兴趣?我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积极宣传讲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额信贷等相关政策,以不逃避、不遮蔽的积极态度在为群众解惑中成长为合格的“宣传员”。
通过不断地走村入户,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选调生的责任与使命。我深知,自己来到这里,就是要为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一起,深入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想法。村委会的公房年久失修漏雨,我便及时申请资金修缮;村民想要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我便同镇党群服务中心沟通,在曼东村小组开展厨师技能培训;村里鼓励表彰优秀学子,我便和村“两委”班子制定表彰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也逐渐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在基层的淬炼中,青春终会褪去鲜衣怒马的热烈,但在曼龙代村驻村的这段时光中所给予的经历、滋养的情怀,磨炼的能力,是我最为宝贵的财富。在深夜的蝉鸣声中,我总是会回忆起初入傣乡听不懂傣语的无措、老咪涛教我傣语时拉着我手的温暖笑容、泼水节时充满祝福的一勺勺清水,只有真正走进群众、了解需求、解决问题,才能赢得信任与支持。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扎根基层,逐光而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来源:云岭先锋
编辑:白歆 章蝶
投稿邮箱:zwzzbxwb3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