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罗宾逊馆长,
罗森塔尔主任,
朱晔副司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同大家共同见证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怀抱!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首先,感谢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史密森学会的鼎力支持,并向所有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付出巨大心血的中美文物工作者和文化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明资源,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子弹库帛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帛书实物,也是目前仅见的战国时期帛书,全篇九百多字记载了神话、数术等丰富内容,展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深厚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对研究中国古文字、古文献、思想史、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将最大限度地发掘蕴含其中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习近平主席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故土,正随着民族复兴而踏上归途。中共十八大以来,2000多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跨越山海、回归祖国怀抱,彰显出中华儿女守护民族记忆、传承历史文脉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遗产和民族情感的充分尊重。中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已成功实现约600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年初以来就有40多件国宝回家,这是中美人民友好的鲜活例证,也对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文物、守护人类文明成果具有示范意义。
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相融相通的钥匙,打开跨时空跨国界跨文明交流的大门。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也通过风格各异的藏品把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从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展登陆华盛顿,到中国江南珍宝展亮相克利夫兰,多个重量级展览合作项目为美国民众走近中国文化打开了窗口。从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领导力论坛在芝加哥召开,到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暨博览会在洛杉矶举办,中美文博界频密对话、共商合作,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平台。中国“文博热”持续升温,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多家博物馆一票难求、“超长待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上升,文化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将为中美文化交流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各位朋友,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子弹库帛书成功返还的佳话告诉我们,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对话、推进合作,双方就能够携手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中美关系不应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努力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互利双赢的成果,走出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这是中美面对的历史必答题,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是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希望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多发理性之声、多做互利之事。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争取中美关系早日回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