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老挝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新能源用于电力供应,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近期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叠加行业内卷严重,“走出去”、尤其是进入老挝市场,已被国内能源企业普遍视为新的发展机会。为助力企业更好地认识老挝市场环境,协会结合长期的行业观察,深入梳理老挝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条件、优势及主要项目情况,以抛砖引玉,为有志于拓展老挝市场的企业提供参考。
一、老挝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储备
(一)太阳能资源
老挝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照度在5500-6500兆焦/平方米之间。南部省份的太阳辐射量尤为突出,部分地区年辐射量超过1899kWh/m2,这为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以占巴塞省为例,该地区的平均日光照时长可达8小时以上,且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据估算,仅占巴塞省潜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就可达数千兆瓦。
(二)风能资源
虽然老挝地处内陆,山地较多,大部分地区风速条件一般,但在靠近越南边境的中南部高海拔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该区域的平均风速在6m/s-7m/s之间,具备开发风电项目的潜力。例如,在沙拉湾省的部分山区,通过专业的风能评估,发现一些山脊和山顶位置的风能资源稳定,适合建设风力发电场。这些地区的风能资源若得到有效开发,将为老挝的能源供应增添新的力量。
(三)水能资源
老挝境内河流众多,湄公河及其众多支流贯穿全境,水能资源蕴藏量巨大。长期以来,水电产业在老挝已具备一定规模,众多水电站分布在各大水系上。据统计,老挝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达数千兆瓦,且还有大量的水能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例如,位于湄公河干流上的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700兆瓦,是老挝目前最大的水电项目之一。未来水电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
源的协同互补,将进一步提升老挝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
二、老挝拥有的绝不仅只是资源
除了上述风、光、水资源,让老挝成为新能源开发与制造热土的还有独特地理位置、交通体系、政治互信和政策支持等原因,是多重有利因素的共振爆发。
(一)独特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中心位置,与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五个国家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中老经济走廊和泛亚铁路网的关键节点,老挝在其“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指引下,在铁路、公路、航空方面持续加大投资并卓有成效。
2021年开通的中老铁路是最重要支撑,其年货运量设计高达500万吨,随着后续与泰国、马来西亚铁路的贯通,从中国出发的货物可以通过老挝,一路直达新加坡,形成一条贯穿东南亚的经济走廊。
公路方面,万象至磨憨段的中老高速公路建设是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关键项目,该高速公路起于老挝首都万象市,止于中老边境磨憨-磨丁口岸,全线设计里程约460公里。其向北顺接中国磨憨口岸和国家高速公路网G8511昆明至磨憨高速公路,向南顺接贯穿老挝南部的南13号公路,并通过老泰友谊大桥,连接泰国廊开地区的高速公路网,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重要南北交通大通道。目前,万象至万荣段作为中老高速公路的先行部分,已顺利建成通车,万荣至磨憨段目前在持续建设中。
航空方面,万象瓦岱国际机场已开通了万象到北京、上海、昆明、成都、广州、重庆、长沙、南宁多条往返中国的航线,极大地便利了中老两国间商务、旅游及文化交流等活动。
从昆明至万象的货运时间已缩短至约24小时,新能源企业的大型设备、零部件等原材料可以通过中老铁路快速、低成本地运抵老挝,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高效进行。凭借其发达的交通网络,老挝能够将中国新能源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如高效的光伏组件、先进的电池等,快速分销至泰国、越南等电力需求极为旺盛的邻国。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物流成本。
(二)东盟经济一体化红利及后发优势
老挝作为东盟成员国,充分享受着东盟自贸区(AFTA)及中国-东盟自贸协定(ACFTA)带来的关税优惠政策。根据相关协定,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老挝生产的新能源产品出口至东盟多数国家时,关税可降至0-5%。这一关税减免政策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出口成本,提高了产品在东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另一方面,近期美国政府继续挥舞关税大棒,针对其认为有大量中国工厂建设的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四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最高税额竟达到惊人的3521%!而老挝在太阳能产业方面的发展规模和对美国的出口量相对较小,对美国本土产业的冲击不明显,所以未成为美国此次关税打击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老挝成为美国关税制裁的对象,同时也使得老挝在太阳能产品出口方面的潜力得到提升,有后发优势,一些中国企业提前布局,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了老挝。
(三)中老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铸就的稳定合作
中老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老挝是第一个同中国就构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双边政治共识的国家,2023年10月,双方共同签署《关于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坚实平台,其影响深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是老挝第一大投资国、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成果显著:除了中老铁路,万万高速、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项目,为老挝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是老挝国家级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该园区已成为老挝中资新能源企业集中地!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中老共建了鲁班工坊、中国文化中心、中医药中心、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等,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此外老挝约有3万华侨华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商贸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老挝建立了广泛的商业网络和社会关系。
边界和平稳定:两国共同边界508公里,两国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先后签署了《中老边界条约》《中老边界议定书》等一系列协定,圆满解决边界问题。
(四)老挝自身定位准确和政策支持有力
老挝政府清晰认知到自身资源方面的优势,提出“东盟蓄电池”定位,希望通过向周边国家出口电力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并将新能源列为优先发展产业,这与中国倡导的“绿色发展”战略高度契合。2024年3月25日老挝能矿部发布了《老挝国家新能源总体规划》,该规划是中国电建应老挝能矿部要求进行编制,规划明确了2023至2035年的风电和光伏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30%的电力供应将来自可再生能源,且希望将光伏装机在整体能源结构中的份额提高到近25%,这为老挝新能源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方向。
双方在战略上的一致性,使得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老挝投资时能够获得老挝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在项目审批、土地获取等方面,老挝政府都为中资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加快了项目的落地进程。
而中国在与老挝的新能源合作中,也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方面,中国通过优惠贷款等金融手段,为老挝的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许多老挝的大型光伏电站、风电项目背后都有中国资金的助力,这些资金的注入解决了项目建设初期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还向老挝输出先进的技术标准,如在电力领域,老挝采用了中国的电力标准。这使得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老挝开展业务时,能够更好地与当地的电力系统对接,减少因标准差异带来的技术障碍。
另外,中老双方在电网基础设施方面深入合作,2020年9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正式签署股东协议,共同出资组建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2021年3月11日,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在老挝首都万象正式与老挝政府签署特许经营权协议。2022年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中老500千伏电力贸易框架协议》签署,协议约定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老挝段、中国段,分别由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EDL-T)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将在老挝境内新建1座500千伏变电站,通过1回183.5公里跨境输电线路连接老挝乌多姆赛那磨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并计划建设2回230千伏线路连接老挝北部主干网,投运后将大大助力老挝向澜湄区域清洁能源互联互通中心发展。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老挝段建设启动仪式于2025年2月26日在老挝万象举行,标志着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工程计划2026年竣工投产。大量中资新能源企业围绕此项合作开始布局。
三、天时地利人和,老挝新能源项目蓬勃发展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老挝新能源产业目前进入爆发前期。近年来老挝新能源开发与制造项目众多,国内众多企业已在不同环节、不同程度参与,包括国家电投、三峡亚非、中广核、云南能投、Gstar、中润光能等一批企业纷纷进驻,业务领域涉及光伏电站、风电电站、储能及巡维基地投资,以及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及相关部件生产制造等,已涉及从生产、发电、配送、储能、运维、EPC等几乎全产业流程。
目前进度最快的云南能投老挝甘蒙色邦菲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已实现并网投产!其余项目按计划处于施工或前期可研阶段。
为便于产业上下游企业跟踪协作,协会根据项目类型、进度分类如下:
(一)光伏开发项目
名称:云南能投老挝甘蒙色邦菲50.1MW光伏发电(一期)项目
类型:光伏电站+储能
项目要点与进度: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高效完成设备采购、跨境物流、征地协调等关键环节工作,自2024年8月15日开工建设,于2025年2月27日,云南能投集团的50.1MW全容量并网送电成功,3月1日双方签署了老挝甘蒙色邦菲50.1MW光伏项目(一期)购电协议(PPA)和项目正式商业投产证书(COD),标志着色邦菲光伏项目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项目采用集中式光伏子阵设计,交流侧装机容量50.1MW,配置了1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均上网电量突破1亿度。该项目是中资企业在老挝投产的首个规模化光伏项目、首个成功并入老挝国家主电网的光伏项目、老挝首个配置储能系统的光伏项目。
名称:中广核老挝北部互联互通1000MW清洁能源基地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4年12月18日,该项目一期1GW光伏项目在老挝乌多姆赛省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中国磨憨镇直线距离约30公里,规划打造风、光、生物质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大基地。作为中老电力互联互通500千伏线路的重要支撑电源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GW,配套建设一座500kV变电站及一条5000kV输电线路接入老挝那磨变电站,并建设巡维中心基地。项目全容量投产后,预计每年上网电量可达16.87亿度,其中一部分将满足当地用电需求,剩余电力将输送至中国云南省,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一期1GW 光伏项目已完成可研、环评报告批复和电力回送批复等前期工作,其EPC工程由能建云南院承建,建成后以“点对网”方式接入到中老500kV 联网线路中。已完成2兆瓦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并实现发电、完成约 60000个光伏支架基础钻孔作业、项目团队总规模约 800人(含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
二期方面,2024年8月8日老挝政府与中广核能源科技(老挝)有限公司在万象签署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二期风光项目光伏板块开发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一期乌多姆赛省1000兆瓦光伏项目基础上,共同开发二期琅南塔省580兆瓦及乌多姆赛省420兆瓦光伏项目。
名称:中国华能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650MW光伏项目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3年1月6日,中国华能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老挝大陆架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签约650MW光伏电站项目,前期已完成可行性报告、建设规划、投资许可等环节工作。
名称:中电国际乌多姆赛1000MW新能源基地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3年7月24日中电国际在老挝首都万象与老挝政府计划与投资部、能源与矿产部以及乌多姆赛省政府签署了乌多姆赛新能源基地项目合作备忘录。乌多姆赛省位于老挝最北部距中国磨憨镇直线距离约30公里,该新能源基地项目是南方电网中老500千伏输电线路的拟配套电源项目,区域面积4.49万公顷,计划在该区域内大力开发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通过中老互通线路向中国南方电网供电,将电力回送到中国消纳。项目规划装机1000兆瓦,新建50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50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老挝那磨变电站,并同步新建一座巡维中心基地。项目全容量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为16.87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1.04万吨。
该项目首期将建设一座500-1000兆瓦的光伏电站,计划2024年初开工,2025年实现全容量投产。
名称:三峡亚非公司1000MW光伏项目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4年4月,三峡亚非公司与老挝计划投资部、能源矿业部,以及老挝的Xaysana公司和IET公司签署了1GW光伏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该项目位于老挝北部的乌多姆塞省,作为中老500KV电力互联的关键电源点规划项目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项目规划用地约4000公顷,将分阶段开发总容量达1000MW的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所发电量将全部回送至中国,预计每年可为中国提供数十亿度清洁电能。该项目一期计划在 2024 年 6 月与南方电网的中老 500kV 输电线路同步开工建设。
名称:大唐海投老挝北部中老电力互联互通纳磨500MW光伏项目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4年6月20日,大唐海外投资公司与老挝计划投资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项目位于老挝北部乌多姆塞省纳磨县和孟赛县,装机容量500MW,建成后电力将全部回送中国。该项目为中老电力互联互通的电源点规划项目之一,其实施是大唐海外投资公司继北本、萨拉康两个水电项目后,在老挝开发的第3个大型清洁能源项目。
目前,该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含勘察测绘技术服务的工期预计为13个月。
名称: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工程公司老挝南部新能源及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群
类型:风电、光伏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3年8月31日,老挝占巴塞省巴松项目测风塔开始测风,标志着云南国际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测风塔成功投运。云南国际与老挝王氏投资独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4日在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绿色能源馆签约仪式上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发老挝南部新能源及配套的相关可再生能源项目群,总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项目是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该项目群目前处于前期开发和筹备阶段,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包括风资源测量、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等。
名称:波利坎赛省和色贡省光伏电力项目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5年3月老挝政府、AB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以及超讯光明进出口商贸有限公司签署了《波利坎赛省和色贡省光伏电力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勘探谅解备忘录(MOU)》,三方将共同开展波利坎赛省和色贡省光伏电站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规划。超讯光明进出口商贸有限公司是超讯通信的子公司,其成立旨在将AB路桥在老挝的本土优势与超讯通信在光伏项目的资源进行深度整合。
目前该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勘探阶段,后续还需开展一系列工作,如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审批等,以确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等。
名称:老挝色贡陆上609MW光伏项目
类型:光伏电站
项目要点与进度:位于老挝色贡省由泰国超能公司投资, 建设609兆瓦光伏厂区、升压站以及70公里送出线路,送电至越南。2023年9月17日,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电建与泰国超能公司签署了该项目的合同协议。中国电建所属电建国际公司和电建老挝公司组成联营体负责EPC承包。
项目年发电量约8.2亿千瓦时,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一百万吨。
该项目目前处于前期规划阶段,计划在2025年开始施工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商业运营。
(二)光伏相关生产制造项目
名称:中润光能老挝基地项目
类型:光伏产业生产
项目要点与进度: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制造商,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科技研究、太阳能电池制造、多晶硅片的制造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
2023年2月,中润光能老挝基地在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落地,是老挝境内首个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项目。一期电池片5GW(P型)项目建设,投资额2.8亿美元,租赁开发区土地118000㎡。二期10GW(N型)项目建设,投资额4亿美元,租赁开发区土地200021㎡。三期项目(太阳能组件工厂)租赁土地约12公顷,建设5GW太阳能电池组件,截至目前中润项目的总产能达到15GW太阳能电池片+5GW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工人数达到2000人。
2024年,中润光能在光伏电池片出货量方面获得全球第一,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年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名称:海钜星新能源Gstar一期光伏铝边框及支架生产基地
类型:光伏配套产品生产
项目要点与进度:Gstar成立于2019年,是专精光伏发电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实现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垂直一体化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新型主流光伏产品的一站式供应商。Gstar老挝项目租赁开发区土地5万㎡,主要从事铝型材、铝制品的制造、加工、销售,同步租赁土地2万平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组件1GW。
一期铝边框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2024年8月8日在老挝万象赛色塔园区举行,总投资金额约5亿元,达产后产能将达到3万吨,可满足7GW光伏组件的边框需求,加上二期产能建设整体产能规划将达12GW,目前铝边框与组件工厂均已投产。
(二)风电等其它项目
名称:孟松600MW风电项目
项目要点与进度:该项目由泰、日、菲等多国共同投资,于2011年启动可行性研究,2015年签署项目开发协议,2021年与越南电力公司达成购电协议。是老挝首个风电项目,也是东南亚单体最大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600兆瓦,包括133台单机容量4.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及500千伏送出线路等,年发电量约17.2亿千瓦时,建成后将首次实现新能源电力的跨境输送,通过500千伏送出线路向越南输送电力。
项目生命周期内预计可实现碳减排3500万吨,以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开发,以点对网形式送电至越南。
目前项目整体进度达96%。其中,一区、二区66台机组已完成并网试验及越南电网72小时可靠性运行,133台风机吊装任务全部完成。
名称:博拉帕及勘格风电项目
项目要点与进度:项目分别位于老挝中南部甘蒙省博拉帕县、中部波里坎塞省勘格县,均靠近越老边境,投资方均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和老挝彭莎塔维集团有限公司等,总投资20亿美元。购电协议将与越南国家电力集团签署,计划于2025年底并网、投入商业运行,预计每年可发电量超45亿千瓦时。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名称:沙湾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沙湾拿吉1000MW风电项目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3年8月,老挝政府批准沙湾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一项装机容量约1吉瓦的风力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所发电力计划出口越南。沙湾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的母公司Nathalin公司总部位于曼谷。
项目位于老挝沙湾拿吉省东侧靠近越南边境区域,一期为300兆瓦风电项目。将建设一座300兆瓦风电场、35千伏集电线路、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和约53千米送出线路。
由中国能建广东院与越南IPC集团组成的联合体负责工程的设计、采购、土建、安装及调试工作。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向越南跨境输电约9.78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97.5万吨/年。该项目于2025年开始建设,建设周期预计为2025至2026年。
名称:中广核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二期556MW风电项目
项目要点与进度:2025年3月20日,中广核与老挝政府签署《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二期556MW风电项目开发协议(PDA)》。该项目以多能互补融合创新模式,助力老挝成为区域能源互联互通中心和重要能源交易中心。
名称:华西能源与老挝XTPPL合作1800MW项目
类型:洁净高效发电项目
项目要点与进度:华西能源与老挝XTPPL公司举行签约仪式2025年3月22日下午,就老挝南部1800MW洁净高效发电成套设备供货合同500KV输变电项目EPC达成战略合作,合同总金额近17亿美元。老挝南部1800MW洁净高效发电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技术,配套建设500KV高等级输变电网络,项目规模与技术水平并重。建成后将为柬埔寨输送大量急需电力,成为老挝能源出口的核心枢纽,年均发电量预计达120亿千瓦时,可满足柬埔寨全国50%以上的电力需求。
项目将严格遵循全球先进电力建设标准,确保低碳环保。通过高效燃烧技术、智能电网管理和生态保护方案,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碳排放减少,项目将直接创造超万个本地就业岗位,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逾30亿美元。
名称:越南企业老挝沙湾拿吉省1200MW风电项目
项目要点与进度:项目主要是由Chitchareune建筑有限公司开发的1200兆瓦风力发电厂项目,位于老挝沙湾拿吉省Nong县。总投资约19亿美元,在近28500公顷的勘测土地上进行开发。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装机702兆瓦,投资约11.23亿美元;二期装机498兆瓦,投资约7.97亿美元。旨在从2027年底开始向越南供电。
Chitchareune建筑有限公司正与有关部门、越南工贸部能源研究所咨询单位、供应商和金融机构合作,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签署项目特许权合同。
一期工程预计于2027年底完工后,每年将向越南出口1526千瓦时的电力;二期工程预计于2030年投入运营后,每年将额外向越南出口11.12亿千瓦时的电力。
综上, 作为中国进入东盟的“第一站”,老挝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中老铁路的开通彻底打通了供应链瓶颈,极大地降低了跨境物流成本。政策与市场双驱动因素显著,东盟关税优惠及面对美国关税战的后发优势,降低了产品出口成本,而老挝本土以及周边国家对新能源的旺盛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外溢,与老挝的低成本优势包括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形成良好互补。政治方面老挝对华稳定的合作态度使得政治风险可控,为企业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老合作的公路、铁路、电网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多采用中国标准,中资企业在老挝有充分的权益保障。
加上自身卓越的新能源天赋资源,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利好共振,老挝新能源产业自然进入爆发期!当下大型项目众多,粗测未来有望形成7GW以上的风光发电,这给行业企业及从业者带来了众多机会。相比国内内卷严重,行业一片红海,老挝无疑是少有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区域,自然引得一众企业青眼有加、纷至沓来!
未来,随着《老挝国家新能源总体规划》的落实,后续还会有配套技术标准、电价政策等相继发布,加之实力中资企业的进驻,将从投资和生产主体、行业标准、资金与实施能力等全方位提升老挝新能源行业产业结构和产业能力,未来老挝新能源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老挝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可期,但参与企业也绝非躺平可赚,尤其是关税战随时会导致贸易格局剧变,在项目具体实施时仍须耐得住寂寞提前布局,仔细分析,从自身优势、合作模式、风险管控等各方面通盘考虑、精心经营、灵活应变,方能未雨绸缪,化机遇为业绩。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